2015年初的国际经济形势是扑朔迷离的。一方面,虽在短期内有一定波动,但美国经济维持整体向好趋势,加息逐步提上日程;另一方面,量化宽松措施并没有彻底扭转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形势。全球股市一片唱红,但是下半年美元加息,或引股市急速调整。亚投行的筹建成为一大亮点,其诞生对于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4月18日发布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研究报告称,尽管美国经济复苏稍显缓慢,且经济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但长期来看,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经济增长有望在中期逐步恢复。欧元区和日本遇到相似的问题,二者的量化宽松政策都将继续推进,但经济下行压力仍在。
美国经济平稳复苏
加息或引全球“多事之秋”
尽管美国经济复苏稍显缓慢,且经济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但长期来看,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经济增长有望在中期逐步恢复。
根据CCWE研究报告的分析,2015年3月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14年最终修正数据显示,美国去年第四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2%,较第二次修正值没有变化。2014年全年经济增速维持在2.4%不变,高于2013年2.2%的增速。此次修正主要体现在,将消费增速从4.2%小幅上调至4.4%,出口增速从3.2%大幅上调至4.5%,非住宅固定投资增速从4.8%微调至4.7%。虽然第四季度的数据较第二季度4.6%与第三季度5%的增速有所回落,金融危机带给美国的影响也仍然存在,但综合各方面数据来看,美国经济的复苏已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报告认为,在3月份FOMC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官员对于是否在6月份升息存在分歧,目前倾向于2015年稍晚时候加息。
综合来看,在美联储加息前,美国经济状况有必要也必须取得更多的进展。美联储为是否加息设定了三个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一是经济增速的回升,二是失业率与就业市场情况的好转,三是通货膨胀水平接近2%的长期目标。从就业数据与通胀数据上看,2015年一季度以来,失业率持续降低并稳定在5.3%的历史低位,但平均每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9.7万,低于之前的新增就业水平,与此同时,1、2月份CPI增速分别为-0.1%与0%,受累油价影响,通胀水平在低位小幅回升,这使得美联储加息的前景愈发不明朗。在新公布的一系列预测值中,美联储将2015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中值从1.125%下调至0.625%,并且将2016年、2017年平均利率预测值分别下调至1.875%与3.125%。综上所述,美联储加息的时间可能将延迟至2015年9月,一旦加息,将对全球经济和全球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此前,美国的低通胀曾引发各界担忧。受累于国际油价的暴跌,2015年1月美国CPI同比出现负增长,为五年多来美国消费通胀指数首次出现负值。然而,报告认为,CPI与PCE两个通胀率指标均持续低于美联储所设定的2%通胀的长期目标,也为美联储暂缓加息留出了余地。
近日,希拉里宣布参选美国总统,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情绪的变化,政治的不确定性将成为美国未来经济走向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欧元区和日本:
量化宽松继续推进经济下行压力仍在
根据CCWE的研究报告,低通胀仍是欧元区的痛点,未来市场趋势为债市走低,股市走高。
该报告分析认为,欧元区通胀率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持续下行,欧洲央行为了摆脱低通胀、帮助欧元区通胀率重回接近2%的水平,推出了一系列量化宽松措施。2014年6月份,欧洲央行甚至开始执行负利率。但到2014年12月,欧元区还是步入了“负通胀”时代。2015年第一季度,欧元区通胀率维持负值,其中,2015年1月份低至-0.6%,2月和3月略有好转,3月通胀恢复至-0.1%。
受低通胀和央行政策影响,从2011年年中开始,十年期政府债券利率维持下行趋势,从2013年末开始更是直线下降,同时非金融企业的借款成本也从2014年年中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但是,用整个经济体发债主体净增债务额衡量的债券增长并不活跃,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一直维持低位震荡,甚至表现为净减少,例如2015年2月债券总额净减少383.6亿欧元。
对于希腊的分裂危机,CCWE的研究报告认为,最有可能的结局是希腊不会退出欧元区。欧洲央行将敦促德国妥协,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并对主要债务国家进行援助。同时,希腊仍需接受部分核心财政改革方案,从而达成与IMF、欧洲央行等的妥协。
报告同时认为,欧元区也不会分崩离析。短期的政治波动会加速各国之间的谈判进程,欧元集团和希腊均会对区域内经济的稳定做出一定的妥协。资本市场和公共部门的改革才是欧元区走出短期困境的出路。
根据CCWE研究报告,日本经济增速不达预期,经济“有胀无长”。
报告称,自2014年10月执行新版量化宽松政策起,日本央行开始大量购进资产,2014年10月、11月及2015年1月、2月,日本央行净购入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日元。量化宽松政策对价格上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核心通胀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不断攀升,尽管目前略有回调,但仍稳定在2%左右。日本央行表示,在2%的通胀目标稳定持续之前,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实施,强调将持续不懈地推行量化宽松。
随着量化宽松持续推进,日元相对美元进一步贬值,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股市由此出现较大增长,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3月日经225指数日均增长0.16%(日增长率平均值),2015年3月31日该指数相对2014年10月31日累计增长了17%,2015年初至3月31日累计增长10.1%。在国际贸易方面,日本2015年2月份贸易逆差显著缩小,主要来源于进口额的减少(出口同期也减少),这对日本经济是一个利好消息。
尽管如此,看宏观经济增长情况,日本2014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增速下行至1.5%,低于预期2.2%的增长值。
CCWE研究报告认为,日本经济承压会进一步增大,未来维持1.5%左右的增速会更加困难。量化宽松带来了通胀率上行,但对实体经济刺激效果甚微,经济增长“有胀无长”是日本政府现在面临的首要困境。
(责任编辑:DF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