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和欧元区仍未就债务问题达成一致共识,双方之间依然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而希腊的救助协议只延长到今年6月,在这种情况下,希腊违约乃至退欧的前景再度引起外界的警醒。
在这个问题上,白宫和德国财长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典型观点。4月21日,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福尔曼Jason Furman表示,希腊退出欧元区对全球经济构成巨大风险,应尽量避免希腊退欧。他指出,(希腊退欧)无疑是个巨大的尾部风险,可能会阻碍投资,扰乱市场,甚至威胁到经济复苏。这一言论也呼应了美国财政部部长杰克卢此前有关不要低估危机蔓延风险的警告。而德国财政部部长朔伊布勒上周则表示,希腊退欧所导致的蔓延风险有限。他认为,市场能够消化希腊问题所带来的各种结果。
希腊和欧元区的谈判破裂,导致希腊违约,乃至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有多大,希腊风险又是否会蔓延至全欧甚至全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希腊风险或许不像白宫官员警告的那样会危机全球,但目前来看仍然存在着导致连锁性不良反应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希腊退欧会成为不良示范,对于希腊自身和欧元区来说,退欧都是一个不可接受的选项。
欧元区抗风险能力已增强
对于希腊退欧的可能结局,是白宫官员警示的全球风险来临,还是德国人对未来经济的乐观评估更有道理?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表示,他的观点介乎于两者之间。他认为,希腊问题并不像美国人说得如此严重,但当然也不是全无风险。“和2012年时不一样,当前欧洲稳定机制已经确立,一旦有问题出现,可以用欧洲稳定机制去救。客观来说,欧洲并不缺钱,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经济情况也较之前的状况相对更好,基本不用太担心危机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希腊实际上就像长期患病在床的重病人,大家其实都已对最坏的情况有所准备。”
对于希腊问题持相对乐观观点的代表是德国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李罡博士认为,这种心态较好理解。“德国认为经过经济治理的强化和银行业联盟的建设,欧元区的市场信心有所恢复,金融体系趋于稳固,经济表现出复苏迹象,曾经的重债国爱尔兰和葡萄牙也已退出救助,这些利好因素将使得希腊退出带来连锁反应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目前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元区二线国家并未因希腊财政问题受到很大影响,这些国家的借款成本三年前触顶后已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欧元区经济目前也似乎正在迎来良好的复苏势头,欧洲央行ECB总裁德拉吉4月20日表示,欧洲央行有信心做出判断认为欧元区成长将更为强劲,通胀重返接近2%的中期目标也将不会过度延迟。
的确欧元区相比欧债危机时已强韧很多,经济也正在走向复苏,但判断德国和欧元区是否真的能够承受希腊违约甚至退欧的风险则需要更加谨慎。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Benoit Coeure对于欧元区的复苏也持谨慎态度,他对媒体表示,眼下经济复苏仍然“不足”,同时各国的复苏也不太均衡,因此需要警惕欧洲经济复苏只是“昙花一现”以及希腊危机的不利影响。面对不明的前景,绝大多数观察人士仍然希望希腊危机尽快解决。
李罡也指出,德国的乐观情绪更多是一种政治博弈策略,即德国不愿意欧元区受到希腊的要挟,不想让希腊在救助条件方面讨价还价。警惕希腊成为“坏榜样”
受访专家认为,希腊违约乃至退欧的可能性仍然是需要警惕的,并且可能产生恶性的结果。首先,退欧将成为一种非常坏的示范。“希腊退出就意味着欧元区不再是‘一个都不能少’了。”丁纯说。李罡则表示,希腊退出将给公众一种欧元区可以随意退出的印象,从而削弱国际社会对欧元区的信心。
其次,在希腊做出坏榜样之后,其他经济脆弱的国家将受到影响。李罡表示,“希腊的退出会引发市场对其他的潜在退欧国家做出猜测,如塞浦路斯、西班牙、意大利等债务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有可能成为投机资金的进攻目标,请求援助的情况可能会重演。”丁纯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其他国家如果经济结构有一定问题,风险就会变得非常大。市场投机者会不断去追逐这些国家,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这种局面一旦开始就很难被及时控制。”
而从欧元区角度来说,李罡认为,欧元区经济虽然表现出复苏迹象,但投资和消费不振使得复苏势头依然十分疲弱,希腊退出将严重削弱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可能打乱意在刺激欧洲国家投资的容克计划和量化宽松政策,使得这些刺激措施的效应大打折扣,欧元区可能再度陷入衰退。
希腊会否违约退欧影响因素复杂
从希腊自身角度来说,退欧也是难以接受的选项。李罡认为,对希腊来说,退出欧元区对希腊造成的瞬间冲击将是毁灭性的。一旦退出欧元区,希腊将在国际市场孤立无援,面临流动性枯竭和资本管控的风险,经济也将再度陷入衰退。“希腊国内几乎没有人支持退出欧元区,希腊政府在救助协议谈判中只是想争取更优惠的条件,以此立场与德国和欧盟进行着博弈,而不是想退出欧元区。退出之重,希腊难以承受。与此同时,欧元区也不想使解体的局面重新上演。所以,希腊和欧元区都在极力维护欧元区的稳定,谁也不想看到欧元区解体,只能在相互博弈中僵持,这也是目前希腊问题陷入僵局的原因。”李罡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而万一希腊僵局以谈判无果收场,届时希腊是否会退欧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据路透社报道,欧洲央行ECB副总裁冈斯坦西欧20日表示,违约国家不一定必须退出欧元区。他对媒体公开表示:“欧洲央行相信,希腊不会退出欧元区。(欧盟)条约没有将成员国赶出欧元区的正式法律规定,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他谈到了债务违约及资本管制的可能性,并称这两种情况都不一定意味着希腊退出欧元区。这是欧洲央行官员有关希腊问题最为开放的表态,但换个角度来说,也凸显了希腊问题的危险境地。
李罡告诉记者,鉴于希腊退出的巨大冲击,欧元区国家将使用三道防护墙防止希腊退出欧元区:“第一道防护墙:欧元区国家将努力与希腊进行谈判,争取与其达成新的救助协议;第二道防护墙:如果在救助协议无法达成的情况下,不排除欧元区国家采取债务减记、债务延期、允许希腊出售资产等措施防止希腊债务违约;第三道防护墙:只要希腊没有出现交叉违约,即只是对欧元区国家违约,没有同时对IMF和私人债权人违约,希腊短期内仍可留在欧元区内。”
那么交叉违约出现的可能性呢?李罡指出,从希腊债务的构成来看,欧盟债务占60%左右,IMF债务占10%左右,其余30%为私人债务。IMF债权在希腊债务中的比重不高,所以,希腊无法偿还IMF资金而违约的风险不大。考虑到短期并没有私人债权人债务到期,希腊对私人债权人违约的可能性也不大。
“欧盟是希腊最大的债权人,如果希腊最终出现资金枯竭状况,希腊将最可能对欧元区国家债务违约。由此可见,欧元区国家将成为希腊是否违约的最终评判者。”李罡如是说。
(责任编辑:DF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