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外 >> 浏览文章

中国总理首访拉美促经贸提质升级

2015-5-15 6:53:20东方财富 【字体: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5月17日至29日访问拉美四国——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和巴西。这次访问,除了进一步强化政治互信,最重要的还是深化经贸合作,以产能合作和投资带动提质升级,其中横跨安第斯山脉的“两洋铁路”格外引人瞩目。

  “两洋铁路”横跨南美洲大陆,连接太平洋及大西洋。“两洋铁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次出访拉美时提出的框架协议。李克强总理此访,将落实启动该铁路的可行性研究。

  “两洋铁路”位于南美洲北部,穿越安第斯山,横跨亚马逊河,预计整个项目成本将达45亿美元—100亿美元。这条铁路修成后,巴西的铁矿石可不必绕道巴拿马运河Panama Canal,销往亚洲更加便捷;而中国则可以通过铁路修建项目带动出口,帮助化解国内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

  在经济放缓的形势下,中国的钢铁、建材、铁路等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国家把扩大出口作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一个应对举措,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访时多次推销高铁技术。目前,中国已对美国、墨西哥、俄罗斯、泰国、印尼及中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铁路项目表达了兴趣,而资源丰富的拉美地区无疑是中国修建铁路的理想之地。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拉美地区铁矿石、黄豆、土豆等初级商品的大宗买主,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大量投资往往也是以大宗商品换贷款模式。但是在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这种双边贸易格局容易出现纠纷,提质升级显得尤为迫切。而中国比较拿手的一个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也恰是拉美国家相对薄弱的地带,所以,通过“两洋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跑中拉之间经贸提质升级,不失为一个实现双赢的聪明选择。

  中拉经贸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拉美国家物产丰富,特别是农产品、矿产丰富,而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成为世界工厂,有技术、有产品,中拉之间自然而然形成了互补关系。经过中国企业多年来的市场开拓,中拉经贸往来拥有了深厚的基础,加上最近几年双边领导人的频繁互访,进一步提升了中拉合作的水平。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4年,中拉贸易额达到2636亿美元,双边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且呈上升态势。李克强此次访问的四个国家是拉美的重要国家,也是中国在该地区的主要经贸合作伙伴。2014年,中国与四国的贸易占中拉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总理此行既是落实双方已有的合作,更是深挖继续合作的潜力,推进中拉合作全面提质升级。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拉提出力争10年内双方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双方投资存量达到至少2500亿美元。

  提出这一宏大目标的底气,就在于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制造业、电商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累计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新签工程承包额超过1100亿美元,实际完成676亿美元,项目涉及天然气、管道、电站、公路、港口、住房、通讯、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中国企业通过参与奥运地铁、特高压输电网、水电站等项目建设,不但为当地带去了成熟的技术和廉价的装备,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据悉,李克强此次拉美之行的每一站都会签署合作文件,涉及矿产、能源、农业等传统领域,也涉及金融、科技、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等新兴领域,双方将在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建设、自贸区建设、经济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培训、金融支持等领域全面展开深入合作。可以期待,产能合作未来将成为中拉合作新的增长点。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对矿产资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会有所下降,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拉美及加勒比国家无疑会从中受益,但前提是需要找到对华出口的多元化路径。其实对于双方来说,都面临这个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拉关系需要找到新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中拉贸易结构的调整也是一个契机,能够使双方的经贸合作更趋均衡。

  拉美地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中国拓展对外投资的重要对象。近年来中国在拉美投资增长显著,中短期前景喜人,其中,巴西和秘鲁成为中国投资者青睐的对象。

  此前,中国在拉美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业、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以及基础设施领域,随着西方跨国企业因金融危机从拉美撤资,中国企业投资领域逐渐多样化,从石油天然气、食品、矿业、公共服务和能源等方面逐渐拓展至化工产品、电力、消费品和服务业。截至目前,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投资已从2005年的2.31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221亿美元,其中2010年曾达370亿美元。自2005年—2014年,中国共为拉美地区提供融资1190亿美元,三分之二为支持基础设施、矿业和能源项目。

  梳理中国在拉美地区的资本扩张足迹,可以清晰看到一个为贸易保障进行区域基础设施织网的过程——先是进军采矿业,继而扩大到食品、农业和基础设施,逐步扩展到化工、电力及服务业。事实上,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全球贸易和投资来长期性地获得能源和原材料,以保障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金融危机逼退西方国家之际,来自东方的中国却抓住机会加紧“走出去”。拉丁美洲资源丰富但缺乏资金,成为中国实施这项战略的理想地区。而拉美国家也乐于向中国融资,因为此前中国借贷给拉美国家的1000多亿美元并没有多少附带条款。中国要求的只是这些国家在房地产、铁路和其它基建项目上能多和中国企业合作。

  有了这样的合作基础和态度,中国资本得以很惬意地行走在拉美地区,除巴西和秘鲁外,中国投资在哥伦比亚、智利、阿根廷和墨西哥增长也较快。今后,中国投资者还会在拉美找到更多的机会。

(责任编辑:DF145)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