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签署后,将对两国经济贸易带来哪些改变?25日在北京举行的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处成立2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中韩经济专家指出,中韩FTA将分别拉动两国GDP增长,两国在新增长动力与服务产业等“未来支柱”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在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领域也将加大合作力度。
以“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中韩FTA时代下的中韩经济合作新方向”为主题的研讨会上,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李一衡指出,韩中FTA生效后,韩中两国的共同点与差异将得到结合,将迎来两国经济合作的新转机。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金荣贵研究发现,韩中FTA生效5年后将拉动韩国实际GDP增长0.3个百分点,而到10年后将拉动韩国实际GDP增长0.96个百分点。他提出,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两国有必要扩大服务合作,以及为消除非关税领域的壁垒而做出努力。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一鸣提出,目前中国正面临劳动人口减少、储蓄率下降、传统产业供大于求、负债率上升、受生态环境的制约等问题,表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正逐步迈入高效增长的时代。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战略应“从高速发展转为高效发展”,需要采取合理区间的经济增长率、构建创新驱动型增长引擎、扩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产业价值链与产品附加值等更加开放的战略。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表示,中韩FTA将提升中国产业价值链,拉动中国实际GDP增长0.34个百分点,贸易增加1.81个百分点。他指出,中韩FTA是中国首次决定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以及通过附录指定合作领域的FTA,并且是在东北亚地区首次签署的FTA,在加速推进中国未来FTA进程的同时,还将成为东亚及亚太地区经济融合的里程碑。
韩国中央大学客座教授赵源东指出,韩国经济自2000年起就已经进入新常态时代,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服务业之间的差距扩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导致潜在增长率下滑至3%出头,并出现通货紧缩的早期迹象。作为应对之策,应通过对内改革,努力提高经济的微观柔韧性与生产率,灵活运用韩中FTA等将其转化为对外开放的机会。(完)
(责任编辑:DF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