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澳贸易,人们就会想到能源与矿石。对中国来讲,澳大利亚不只是能源和矿产意义上的贸易伙伴,还是中国在旅游、金融服务以及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的重要的伙伴。所以,中澳FTA是应时代之需,满足了双方的关切与期待。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ChAFTA)有望在今年6月底前正式签署,并于今年年底前开始生效。”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孙芳安近日对《中国贸易报》记者表示。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自2005年4月启动,2014年11月17日,中澳两国政府已签署了实质性结束中澳自贸协定谈判的意向声明。媒体纷纷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
实施时间表已初定
“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85%的货物关税将降为零。有些产品的关税是立即免除,如大麦。有些产品关税是分阶段逐渐减免的,如乳制品,关税将在4至11年内被取消,目前实施的关税部分高达20%。协议全面执行后,95%的货物关税将降为零。”孙芳安表示。
孙芳安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她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影响深远,为世界所瞩目。中国经济增速虽然从两位数降下来,但是实现了提质增效,中国的经济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增长更加注重内需拉动、推动服务业发展以及鼓励创新。这些做法都是明智之举。因此,中国经济增速调整到7%左右,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孙芳安对中澳自贸协定今年年底前正式生效很有信心。她表示,中澳自贸协定必将提升澳大利亚对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农业、资源、能源和制造业出口方面的竞争力。
据孙芳安介绍,根据澳大利亚通常缔结条约的流程,后续步骤大致分为以下八步:
一、签署协定,双方均完成对协定文本的法律审阅及翻译之后即进行。
二、协定文本,连同《国家利益分析》呈交澳大利亚国会进行20天的联席会议考虑。
三、联合条约常务委员会(JSCOT)将对该协定进行询查,并将询查结果返回国会。
四、对现行法律条文的必要修订将被提出,并交由国会考虑。
五﹑相关法规也将根据法定程序进行修订。
六﹑在此期间,中国政府也将进行国内的条约缔结流程。
七﹑当澳大利亚和中国完成各自的流程之后,双方将交换外交照会确认已经准备好实施该协定。
八﹑在该照会交换30天后或其它共同商定日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
中澳FTA提高贸易便利化
中澳自贸协定一度引发了国内对农业将受到冲击的担心。孙芳安对这种疑虑表示理解,她说:“有这样的担心是自然的,但我相信这份自贸协定带来的是好处而不是破坏。”
孙芳安说:“中国有14亿人口,将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全部出口中国,仅能养活6000万人。中国市场是巨大的,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不会给中国农业造成冲击。” 而且在敏感产品方面,包括糖、大米、油菜籽等产品没有列入免税范围。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原料在中国进行加工生产之后还可以再出口到其他国家。
中澳自贸协定也给双方消费者带来实惠。澳大利亚的产品可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方位的需求,给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澳大利亚的家庭也将从更低价格进口的中国产品中受益,如汽车、服装和家庭必需品,从而降低生活成本。
中澳企业也将从中受益,据了解,中澳双方也已同意评估双边税收安排,包括解除双重征税。中澳自贸协定提高了非关税措施的透明度,保证了这些措施不会给双边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中澳双方将建立一个专门的机制,逐一审查和解决非关税措施。
孙芳安对记者表示:“中澳自贸协定中专门有关于临时自然人移动的条款,即中澳双方将在各自国家的现有移民和雇佣框架和保护措施下减少劳工移动的障碍、提高临时的入境准入,从而支持两国间贸易与投资的增加。”
投资门槛将降低
“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最近几年增长强劲,但中国对澳大利亚来说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投资者。目前,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只占澳大利亚外国投资的大约3%。过去,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方面,近几年对农业的投资持续增长。”孙芳安表示。
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总额如今已非常接近中国对美国的投资额。同时,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企业正在进入中国市场,银行和财富管理是澳大利亚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部门。
据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中澳自贸协定将为广大的澳大利亚和中国高技能服务提供商、投资人和商务访问者提供更优的准入条件,支持投资并为商业带来更大的确定性。创新性的新投资便利化安排协议(IFA),将在澳大利亚现有的签证体系框架内运作,使公司能更灵活地应对特殊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挑战。IFA将对价值超过1.5亿澳元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开放。
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现行政策规定,超过2.48亿澳元的外国投资项目需要经过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来自国有企业的投资则无论投资金额大小都需要经过审查。
按照中澳达成的共识,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对来自中国的私人投资在非敏感领域的审查门槛金额从2.48亿澳元提升至10.78亿澳元。孙芳安表示,这和澳大利亚与美国、日本、韩国达成的自贸协定相关内容一致,中澳自贸协定将促进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进一步投资。
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澳大利亚是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在能源产业等传统领域,两国合作紧密,澳大利亚一直都是中国可靠的资源和能源供应地。
孙芳安相信中澳自贸协定是互惠互利的,将给双方带来巨大发展机遇。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澳大利亚为中国提供的一些原材料数量还在增多。
她表示,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是高质量和平衡的一揽子成果,为澳大利亚和中国在
下一阶段发展经济关系奠定了历史性基础。希望这一协定提高两国在农业、能源与资源行业和制造业的竞争力。
从矿产到餐桌:中澳农业合作方兴未艾
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3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了价值430亿元人民币的农产品和水产品,成为中国第三大供应国。
由于矿产投资退潮和全球资源需求滑坡,澳大利亚一直在寻求减少对煤矿和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出口的依赖。澳大利亚政府倾向于扩大食品和农产品出口来满足亚洲地区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高涨的食品需求。
锁定中产阶层厨房
据悉,澳大利亚农场主和食品厂家每年向中国出口价值90亿澳元的产品,预计一直到2050年,农产品需求的增长量中一半都将来自中国。
世界经合组织认为,牛肉将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进口产品。澳大利亚对华的牛肉出口在2013-2014年度创下16.1万吨的新高,总价值达到36.98亿元人民币,迎合了中国中产阶级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
天顺源董事长韩鲁波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的牛羊肉需求量较大,受季节等因素影响,每年的进口量需求不断增长。黑龙江天顺源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从1997年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牛羊肉,去年的进口量达到1.2万吨。
据报道,由于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澳大利亚最富有家族之一的斯莫根家族的牛肉业务分支向中国南方省份广东的富有客户出口整牛,先在澳洲切割成块并真空包装冷藏,然后定期发往中国。如此一来,客户免去了为整头牛腾出冷藏空间的麻烦,其亲人和朋友还可受邀参加“我的牛在澳洲”俱乐部活动,接受关于牛排完美烹饪的指导。
目前,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牛肉的关税为12%-25%。按照中澳自贸协定的安排,牛肉进口关税将在9年内取消。目前为12%-23%的羊肉关税则将在8年内取消。
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麦的3%关税也将即时降至零。哈尔滨啤酒博物馆馆长康金星对本报记者表示,哈尔滨啤酒使用的大麦超过50%从澳大利亚进口。作为资深酿酒师,他亲赴南澳采购优质大麦,以保证哈尔滨啤酒的醇正口味。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价格下调会使澳大利亚大麦的市场竞争力超过加拿大大麦和法国大麦。
据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会与澳大利亚国民银行联合发布的2014澳中贸易报告显示,近两年来,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产优质产品,如牛肉和其它肉类的需求激增。2013年,澳大利亚对华牛肉出口增长了近四倍,油菜籽增长了5倍,其它肉类出口同比翻番。中国目前是澳大利亚最大乳制品出口市场,2013年,澳对大中华地区的乳制品出口增长了40%。
澳大利亚农商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机遇充满期待。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会针对农商类会员企业展开的调查揭示,100%的受访者将中国列为澳大利亚商业近期内全球扩张计划的重要目标,89%的人将两年内的商业前景描述为“积极”,而受访农商企业已有33%的销售额来自中国业务。
据《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澳大利亚农业游说团体国家农户联盟(NFF)和澳大利亚肉类与畜牧业协会(MLA)计划和其他商品协会团体合作,将目前仅应用于红肉出口标识“True Aussie”的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扩大应用至其它农产品领域,争取将其作为澳洲农产品统一标志在全球市场进行推广,打造澳洲产品的“统一战线”。
中澳两国在资源热潮消退后,又迎来了农产品热。农产品贸易虽规模小,但是潜力巨大。由于中国富裕家庭对高品质物产的需求日渐增长以及对于食品安全的焦虑,中国未来对进口食品最大的需求应该存在于安全食品、婴儿配方乳品方面,也包括牛肉、园艺制品等方面。
农业投资持续增长
过去,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方面,近几年对农业的投资持续增长。
韩鲁波对记者表示,不久前,应澳大利亚农业部邀请,黑龙江省省长陆昊率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作为代表团成员,韩鲁波出席了黑龙江—澳大利亚农牧业合作推介会,会见澳大利亚政府部门和大型农牧业企业负责人,实地考察昆士兰州奶牛场。
除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牛羊肉,天顺源也计划在澳大利亚进行投资。韩鲁波透露,天顺源已经就参股澳大利亚当地农场和加工厂达成合作意向,5月将签署正式合同。
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工作人员表示,黑龙江省地处黄金玉米种植带和奶牛养殖带,是中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近两年来已建和在建的单体12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奶牛场达到180个。
澳大利亚是农业、畜牧业大国,矿产资源丰富,黑龙江与澳大利亚在畜牧业、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贸易、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现代服务业、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合作机会和潜力,双方通过充分有效对接,将深化现有合作项目并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拓展合作空间。
孙安芳表示,与主要竞争对手(例如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相比,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为澳方赢得了显著优势,也缩小了澳大利亚与现已享受到自由贸易协定有利条件的智利和新西兰的差距。她表示,关税的降低还将带来一系列积极效果,包括扩大销售业务、减轻中国消费者所支付价格的压力、提升两国农业领域投资者的信心。
中国对高质量农产品与食品的需求增长迅速,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科学局预测,中国占全球农产品需求增长的比重将在2050年达到43%。中国与澳大利亚在经济上紧密相关,高度互补。中国近年来对矿产、钢铁等需求放缓,推动了澳大利亚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目前,中澳贸易发展促进了两国经济繁荣,中国需求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成为澳服务业在亚洲最大出口市场
澳大利亚联邦贸易部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13-2014财年,澳大利亚服务业对华出口总额高达75亿澳元,同比上涨11%,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服务业在亚洲最大的出口市场。
中国经济正在从制造型转型为服务主导型。澳大利亚贸易与投资部部长罗伯表示:“亚洲,尤其是中国的中产阶级需要世界一流的服务,这不仅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将成为未来就业的来源。”
他指出,得益于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即将签署,预计澳大利亚服务业出口中国的潜力更大。从金融领域服务到教育、健康、老龄护理,再到旅游、医疗、酒店及高端制造业,澳大利亚都将有更多的机会。
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澳大利亚政府将发展服务业、农业、高端制造业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旅游业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服务业收入最高的行业,价值高达270亿澳元。在2013-2014财年,澳大利亚接待短期游客人数上涨8%,达670万人,而其中中国游客人数最多。对此,罗伯表示:“联邦政府将采取更多举措来促进旅游业发展,例如简化签证流程及增加航空运力等。”
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在2013-2014财年,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业的收入上涨160亿澳元,涨幅高达8%,这也显示了国际教育市场对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朱莉称,养老领域的合作将成为中澳双边经贸合作的新亮点和增长点。
朱莉表示,澳大利亚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为养老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诞生了一批理念先进、营运成熟的代表性项目和运营机构,中澳双方在养老产业的合作潜力巨大。
对于澳大利亚而言,中国的医疗保健产业也存在着巨大潜力。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中国2013年人均医疗保健开支已经从2005年的50美元翻了4倍至2012年的321美元,增速在整个亚洲地区最快。中国政府希望医疗保健行业转向社区化系统,而不是以医院为中心,从而削减成本并确保所有民众平等就医。因此,中国在医院外的老龄化护理和医药上的缺口非常大。
(责任编辑:DF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