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义货币增长11.8%,狭义货币增长4.3%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高1.0个百分点,比去年末低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5.61万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去年末高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6万亿元,同比增长2.9%。2015年上半年净回笼现金1655亿元。
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6.56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405亿美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9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8.79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6个和0.3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6.5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5371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95万亿元,同比多增7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17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4.62万亿元,同比多增766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69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45亿元。
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9211亿美元,同比增长0.7%,上半年外币贷款增加405亿美元,同比少增745亿美元。
三、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1.09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710亿美元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36.0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3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2个和1.4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1.09万亿元,同比少增375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08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0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24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16万亿元。
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6815亿美元,同比增长8.8%,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710亿美元,同比少增552亿美元。
四、6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1.44%,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41%
2015年上半年,银行间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232.57万亿元,日均成交1.91万亿元,日均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长79.4%。其中,同业拆借、现券和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分别同比增长37.7%、88.0%和83.5%。
6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44%,比上月高0.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4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41%,比上月高0.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48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69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69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1136元人民币。
六、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37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6536亿元
2015年上半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万亿元、3711亿元、1670亿元、4866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2011年10月起,货币供应量已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注3:自2014年8月份开始,转口贸易被调整到货物贸易进行统计,货物贸易金额扩大,服务贸易金额相应减少。
注4:本月M2同比增速根据可比口径计算。
注5: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相关解读】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货币财政“双宽”进行时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社会融资总额明显反弹:6月份社会融资总额出现明显反弹,从上个月的1.2万亿上升至1.86万亿,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是主要原因,贡献超过4700亿。但6月份社会融资总额和去年同期相比依旧比去年同期少增加了376亿元。
对此,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认为,这主要是银监会加强对银行表外融资监管,导致信托,委托贷款等明显萎缩。“6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28万亿显著高于上个月和去年同期,居民和企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分别受房地产销售转暖和基建投资企稳的拉动环比和同比新增都出现明显上升。但我们也发现票据融资规模增长迅速,这说明银行从通过票据融资冲贷款规模的倾向明显,银行由于风险偏好下降而惜贷和实体经济带跨需求疲弱的情况可能依旧存在。”
章俊强调,M2增速季节性反弹,M1增速依旧低迷:6月M2增速从上个月的10.8%大幅反弹至11.8%,但M1增速依旧低迷从上个月的4.7%小幅下滑至4.3%,说明实体经济的活跃程度依旧低迷。6月份M2同比增速反弹一方面是由于源自于新增信贷的派生存款,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居民存款在季度末(特别是半年末)基于贷存比考核而回流表内的季节性因素。鉴于6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中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预计未来季末存款回流表内的现象将会消退。
章俊认为,货币财政“双宽”进行时:6月份新增社会融资总额和人民贷款都出现明显反弹,这和最近政府在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有关。从银行角度来看,6月份除了贡献1.28万亿的新增贷款之外,还参与购买持有了大部分在6月份发行的总规模超过7000亿的地方政府债。
“鉴于实体经济虽然可能已经触底,但在短时间内缺乏向上的内生动力,我们认为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会继续维持并在边际上增强宽松的力度,但在实施层面会从之前单纯的货币宽松转向有规划的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推进。此外,在A股市场发生‘迷你危机’之后,出于维护市场流动性并帮助市场恢复信心的要求,央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需要在此前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宽松的力度。因此央行政策的函数方程里的变量除了之前的经济基本面之外,现在还要加上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这个新增变量。虽然央行之前反复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这次真的是从纸面上落实到了行动上。”章俊说。(来源:东方财富网)
屈宏斌:货币条件有所改善 将支持下半年经济触底回升
中国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800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13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高1.0个百分点,比去年末低0.4个百分点。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新增贷款录得1.28万亿,高于市场预期但更接近汇丰预测。家庭部门贷款升至一年半来高点,或与近日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有关。非金融企业贷款依旧保持稳定增长。受益于贷款走强及过去数月的宽松效果逐步显现,M2增速大幅回升至11.8%。总体来说货币条件有所改善,将支持下半年经济触底回升。
(责任编辑:D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