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并购重组 >> 浏览文章

中国式并购10年无质变 变企业、地方政府形象工程

2012-9-19 6:13:45北京商报 【字体:

    日前,记者从2012年并购年会上获悉,中国的并购市场正在呈现高速度发展的状态。据了解,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157起交易,与2010年完成的622起案例相比,同比增长高达86%,并购金额同比增长92.3%。同时,2011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是2.28万亿美元,中国的交易金额已占全球总量的7.5%和亚洲地区并购总额的33%,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并购市场。

    然而,在并购交易火爆增长的背景下,这也成了不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产业政策阻碍和商业逻辑不足等因素导致中国企业的并购,10年来进步有限。

     风险信号之1商业逻辑不足

    一些企业有并购冲动,却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商业逻辑不足成为一大问题。“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并购模式,量上增加了不少,但是改进却很少,从而隐含着重大风险。各级政府为了追求‘形象工程’,人为地推动进度,在完成时限上给市场施加压力,或者从另外一个方面给一些多余的支持,使得在并购过程中企业没有做好本身应当做的功课来预防干扰和风险,也为杠杆收购而造成的银行体系信用风险隐患埋下了伏笔。”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说。

    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资本外逃和洗钱的风险,以前就有过所谓的“福布斯富豪”套取银行巨额贷款后卷逃海外的案例,国内银行不得不独力承受数亿元坏账代价。刘明康认为,高负债、高杠杆率的收购,使成本和效益不同步,这是过去10年全球酿成并购灭顶之灾的一大根源。

     风险信号之2产业整合难题

    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希望通过并购走向国际市场的时候,企业家更需要理性的扩展战略,而不应该是冲动下的盲目跟风,背离真正健康产业整合初衷。

    刘明康认为,从引进来的交易类型来看,中资企业通常是以一个良好的初衷,即用市场去换取技术作为自己的战略出发点,此类交易很多都缺乏根本性的实际操作和管理能力。最终二三十年下来,市场换出去了,技术没有掌握。这种事与愿违的状况比比皆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的转让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刘明康看来,产业结构整合方面问题很深。由于行业的资源相对分散,企业又分为央企、非央企、国企、民企。实际上中央和地方的人权、事权以及跨省和省市内跨区域、跨地市的各级政府的各种利益的平衡,成为行业真正健康整合的一大阻碍。由于各方妥协的结果,不少并购实际上是有名无实,没有达到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调整以及价值提升的目的。

    “很多产业的并购不能完全靠市场来左右,因此很多机构投资者很难培养自主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组合的能力,从而导致非法集资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说。

     风险信号之3受困产业政策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业政策的干扰,成为中国并购市场改进受困的环境因素。“收购、重组等管理办法、法规中貌似严格的审批,实际上增加了并购科学执行的难度和应有的灵敏度。”刘明康说。

    2008年可口可乐宣布欲以24亿美元高价收购汇源果汁,在众人眼中,碳酸饮料巨头如果成功收购果汁企业,势必会引起饮料业的一次大洗牌。然而出人意料的是,2009年该“收购”因中国商务部以反垄断法为由而未通过审核,这起并购案就此中断。在此次并购年会上,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董事长孙月焕分析,之所以没有被可口可乐收购成功,不是汇源自己的问题,而是政策上的问题。

    对此,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常务副会长衣锡群表示,从目前国内的监管情况来看,一些监管政策已不符合当前金融体系运作的监管需求,不利于行业发展创新。政府应该给予股权投资行业更多的重视,尽快地出台促进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法律地位;同时提升监管体系政策制定的透明度,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参与、讨论政策的制定,促进行业的发展和监管有序进行。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