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风险投资 >> 浏览文章

创投核心价值回归 机构开始改变偏重投Pre—IPO模式

2012-9-27 7:24:33证券时报 【字体:

    进入2012年,创投机构开始改变偏重投上市前(Pre-IPO)项目的模式,加大早期项目投资力度。这被业内人士看做创投核心价值的一种回归。

    事实上,如果按照创投的原始定义,其投资对象就应当是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的企业,创投通过提供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帮助,促进企业发展并最终通过企业价值的提升而获利。然而,国内的创业投资逐渐在发展中变得名不副实。

    在国内,创投机构普遍偏重于投资中后期项目,只有极少的资本投资早期项目,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也不奇怪,尽管早期项目估值便宜、收益高,但风险也大得多,这些年资本市场把创投机构都宠坏了通过简单的一、二级市场赚差价模式,投资Pre-IPO项目即可在短期内退出获得暴利,谁还愿意投资风险高、周期长的早期项目?

    在日前某机构组织的创投年会上,一位嘉宾说:“目前PE融资难的状况是正常的,前两年只要有人打着PE的旗号,阿猫阿狗都能募到钱的情况才不正常。”

    归根结底,近几年创投机构的日子太滋润了,尽管过去官方和民间呼吁创投机构加大早期项目投资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似乎都石沉大海,原因就在于缺乏“残酷”的市场环境逼迫,创投机构没有动力“自己为难自己”。

    而今,PE的赚快钱模式难以为继,一方面后期项目估值在创投机构过度追逐下出现泡沫化,另一方面,上市项目回报率持续下滑,现阶段很多机构不得不将投资阶段前移。但总的来说,早期项目还远没有成为创投机构的业务重心。首先,在国内市场早期投资并非常态,目前人民币基金的出资人(LP)还不太能够接受早期投资,要让本土LP对早期基金产生兴趣和信任还需要比较长一段时间。另外,从目前创投机构的投资动向看,早期投资的体量还非常小,对创投机构的核心业务还没有本质影响。

    可以说,目前的早期投资更多的是创投机构的一种尝试和业务延伸,其当前的发展路径主要还是投资类型的多元化,这也是目前整个创投行业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