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张媛:
近一年来关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的消息真不少。从去年底启动“黎明计划”,六年来首次变更公司股权结构,到今年春天完成B2B私人化,再到不久前对雅虎进行价值76.5亿美元股权的回购计划,这一连串的大动作不禁让人好奇,在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马云这是要干什么?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99年,马云在家乡杭州创办阿里巴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阿里巴巴已经成长为估值约400亿美元的电子商务公司,马云也从曾经的英语老师一跃成为登上美国《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中国企业家。
近期,阿里巴巴对外宣布,对雅虎总价值76.5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已全部完成。从去年秋天变更股权结构开始,马云在过去一年中完成了一系列融资和回购行动,腾挪资本总量超过120亿美元。交易完成后,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获得了雅虎手中持有的20%的阿里巴巴股权。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资金腾挪,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股权变更,在全球资本市场高喊“过冬”的今天,马云为何要逆势而动呢?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
从管理层股东来说,它想加强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控制力。因为现在第一大股东是雅虎。马云就觉得他对这家企业的控制力就随时处于危险之中。包括前段时间,(时任)雅虎的CEO巴茨提出来,说有可能考虑要换阿里巴巴集团的CEO。那么马云就觉得这样的事情,就是说我万一被换掉,我对这个企业的控制力可能就没有了。
主持人 张媛:
黄嵩认为,控制权一直是马云心头挥之不去的隐患。根据7年前和雅虎的协议,马云用40%的阿里巴巴股权,换来了雅虎的10亿美元和雅虎中国的业务,但同时也约定五年以后,也就是从2010年起,雅虎就会拥有和股权相当的投票权,成为真正的第一大股东,而条款当中“马云不被解雇”的内容也将到期。为重获控制权,马云近年来做出了种种努力。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马云为何在当时会为了10亿美元而将公司的控制权拱手相让呢?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 方兴东:
实际上在2005年之前那是一个什么格局呢?阿里巴巴那时候苗头已经露出来了,但是它那时候在整个中国的互联网版图里头,因为它在浙江,所以在整个版图里头,就是马云还不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对马云来说,对他的事业来说,有10亿美金,有雅虎这么一个,当时是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公司,这种结合对他来说,战略里面肯定是很重要的。那时候的条件方面,他没有太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就是他也没有太多的家底能够把这个估值做得更高。然后等到2007年B2B上市,然后2008年、2009年淘宝、支付宝迅速起来,那时候整个格局才开始一个大的转变。
支付宝和淘宝网异军突起了,马云早已今非昔比,阿里巴巴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香饽饽。在阿里巴巴宣布进行股权融资之后,面对众多的投资财团,马云只不过从总股本中拿了约10%的股份,分散给了几家实力雄厚的投资机构,而且要求它们不能拥有投票权。即使如此,阿里集团负责融资事宜的首席财务官蔡崇信还不得不控制参与财团的数量。众多电商依然在资本的寒冬中苦苦支撑,为什么阿里巴巴会如此受到资本青睐呢?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 方兴东:
我们很多做互联网的人永远盯着互联网里面有什么技术创新,有什么新的应用,但马云他跳出了互联网本身之外,他看到了金融这个趋势。所以支付宝为什么能够这么快的就起来?因为我们传统的金融跟不上互联网的步伐。那他接下来做阿里金融,他也是说,我除了做支付之外,肯定信贷这一块我肯定慢慢会进入。所以未来肯定要把B2B这一块做成一个进出口的银行,把C2C淘宝这一块做成国内,面向国内消费者小额贷款的银行。所以这个想象空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所以为什么这些金融机构愿意借钱给它。大家看到了这里有一个比原来电子商务更大的机会。
马云刚刚以不菲的代价重获阿里的完全掌控权,资本市场就开始猜测马云的下一个大动作:谋求集团的整体上市。根据和雅虎的协议,2015年底是阿里巴巴承诺上市的最后期限。但是在哪里上市,上市有什么风险?都是马云需要斟酌的。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
我觉得应该是在香港上市。为什么这样?因为这一次资金的提供者,都是提供外币的资金。那么如果在国内上市,你如果换成的是人民币我怎么办?而且这个架构要重新架构过。因为现在阿里巴巴,整个是在海外一个离岸公司架构,所以我想马云应该仍然会选择在香港上市。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 方兴东:
我觉得对马云来说上市只是时间问题,什么时间合适。比如他有把握市值到500亿、700亿,甚至更高的时候,他马上就可以上市。因为以目前它的体量和利润,我觉得是很有想象力的。而且马云最聪明的一点,他通过金融的利润,然后以互联网的PE来上市。
但是如果说它的时机不把握好,如果它的电子商务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停滞,而且金融市场受国家整体经济的影响,因为现在银行的坏账率迅速上升,金融这个行业的水是非常深的。所以马云在金融里到底能玩得怎么样,我觉得同样挑战是非常巨大的。
主持人 张媛:
七年之痒的雅虎阿里“离婚案”终于尘埃落定。在手握51%绝对控制权之后,马云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阿里未来的成长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里巴巴就前途光明。雅虎走了,又来了一群同样不简单的国内投资者,马云和他的管理层能够真正掌舵吗?阿里巴巴又能否引领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呢?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