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凶猛” 传统机构人士寝食难安
“百度:各大行对不起!”
“XX银行,对不起!年底闹钱荒,我知道你饥渴,我知道你手头紧,但要让我把钱放在你那,臣妾做不到啊!同样存一个月,你连回家的机票都买不起,而百发送我一部土豪金还送往返机票,收益差距甩你几十条街,叫我如何爱你?”……
最近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组照片,百度团购理财8%起的宣传易拉宝摆在中行、建行、工行等各大银行乃至央行门口,直接叫板银行,“向左走银行活期0.35%,向右走百度百发8%起”。鲜明的对比,使得互联网金融得以倒逼利率市场化加速。同样是现金理财,银行活期存款只有0.35%,而货币基金的收益不断上行,目前普遍在5%以上。再加上互联网“土豪”加码,纷纷喊出8%甚至10%以上的收益,而且没有门槛,活期存款搬家的趋势已然清晰。
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所谓“四马”,即马云、马化腾、马明哲和马蔚华的带领下一路狂奔,从互联网和金融两路出兵夹击传统金融。而传统的银行、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更多是以被倒逼的方式卷入这场“跨界”混战。
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大的威力?仅从互联网与基金公司的合作就可见一斑。简单地估算,今年6月新诞生的余额宝在11月就已经突破千亿,业内预计年底甚至有望突破1800亿元;百度联合华夏、嘉实的理财产品规模预计60亿元以上。加之其他几个“宝”,汇添富“全额宝”近6亿元,东方财富(行情,问诊)旗下天天基金网的“活期宝”9月底前申购额约100亿元,天天基金网联合三家基金公司的“抢钱大战”大约会再纳入6亿元。业内预计,今年互联网基金大约搬走2000亿左右的活期存款。
网络借贷和众筹融资作为互联网金融中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今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倒逼银行、保险开始探索新型的信贷模式。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作为其互联网金融战略的重要部署,已经成为知名的P2P平台,而招商银行(行情,问诊)也在其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悄然上线P2P撮合服务。据悉,其他银行也有意涉足P2P业务,已经在准备当中。
而京东的玩法让很多机构了解到什么是供应链金融,刘强东在抢银行的小企业客户,对此银行已经看到危机。今年12月京东上线“京保贝”,京东根据供应商在京东的采购数据进行评级,3分钟融资到账。就在近日发布的有关银行家调查报告显示,供应链融资已经成为公司金融新的重点方向。对于目前的三种互联网金融模式,P2P、电子商务企业融资和电子商务企业代销,40%以上的银行家认为电子商务企业融资将给银行业带来巨大挑战,而认为代销会带来挑战的比例只有不到30%。
此外,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也开始在网络盛行。虽然比特币的炒作不乏泡沫,但未来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货币会不会成为像美元、人民币等法定货币一样的独立货币品种存在呢?
为了应对互联网的攻势,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除了加速触网之外,也已有所应对。如交通银行(行情,问诊)已经推出某些货币基金的“T+0”取现业务,据悉民生银行(行情,问诊)与汇添富、民生加银基金将合作推出新型银行卡,活期存款直接转为货币基金。有银行人士将银行此举称为“防御”,尽管可能导致部分存款的流失,“但也比流失到其它银行好。”简单“防御”只是第一步,当十几万亿的活期存款开始大规模搬家时,银行将流失巨大的低价资金来源,在存贷差的盈利模式下,为了留住存款,银行可能需要提高其存款的利率水平。
互联网不穿“西装” “野”打法能否适合金融圈
互联网改造了金融,谁来改造互联网?
在近期举办的一个互联网金融论坛上,主办方互联网公司的老总自始至终一身休闲装,而前来参会的专家或金融机构负责人则是全套西装。该老总还打趣道,做互联网的金融机构现在很多已经不穿西装了。互联网的人搞创新,被土豪追赶,哪有时间穿西装。当然,“互联网”不穿“西装”,一方面是体现自由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工作忙碌。但是,在互联网介入金融之后,或许展现更多的是互联网式的思维。
难怪有多家机构有关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抱怨,互联网公司现在很“大牌”,产品设计、发行节奏甚至宣传口径都要听互联网公司的。可以说是先逃出银行的“狼窝”,又入电商的“虎穴”。一位基金公司负责电商业务的人士提到,最近工作非常辛苦,互联网公司说产品什么时候上线,基金公司就得加班加点地做出来,进度非常紧,有的系统可能测试没有做好,就要上线了。如果突然发生大量的交易,就有可能出问题。还有基金公司的电商负责人已经将互联网金融下的工作时间改为24小时工作制。
“我们无法改变他,我们只能吸引他。”某基金公司副总表示。除了赶进度,宣传口径上,互联网的做法与金融机构的思维有很大差别。百度百发1期一度宣传收益率为8%,但后来发行未果。12月百发2期宣传上变通为“8%起”,网易理财也打出“10%起”,仍有打擦边球的嫌疑。互联网公司在金融产品的宣传上,以突出收益,吸引眼球为目的,诸如“红包奖励”、“送集分宝”、“补贴”等字样都敢于放在公开宣传资料中。而这些行为,是金融机构所不敢为的,这也是在互联网金融中,合作的金融机构普遍“失语”的原因之一。
有业内人士坦言,互联网的很多说法基金公司不敢那么宣传。互联网基金营销口径未来是会放松,还是必须与传统渠道宣传规则一致,这可能是政策层面需要考虑的。
互联网的打法常常是先赔钱赚流量,边做边改,最后活下来的就是胜利者。然而,在互联网公司开始从事理财产品代销、支付,或者参股金融机构后,这种打法是否适合金融圈,互联网公司金融化后能否产生竞争力,对此很多金融人士心中打了一个大问号。
赔本赚吆喝能走多远 互联网金融三大预言
6%不够,8%不够,10%以上似乎还不够。最近互联网理财在攀比中不断提升,而高收益的背后其实是由互联网公司或金融机构自掏腰包补贴,这种倒贴的模式不仅涉嫌违规销售,而且也不具有可持续性。2014年的互联网理财还能补贴多少?
要冷静了:“明年大家应该冷静冷静了,今年亏本赚吆喝的事情太多了。基金公司是轻资本的,再倒贴一年很难做到。一旦收益降下来,就可能面临互联网客户的流失。所以基金公司要冷静思考究竟哪种模式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不能再一窝蜂去抱大腿了。”有基金业内人士对明年的互联网金融如此评价。
逐步融合: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表示,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有可能按照三个层次演进:一是各自为战。互联网企业与金融企业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开展业务,产品类型和重点客户重合度较低,互联网企业在这一阶段的成本优势明显,具体表现为虚拟渠道扩张;二是渐进融合。双方部分核心业务产生交叉,互联网企业开始利用数据资产进行风险定价,金融企业逐渐掌握批处理技术,通过产品创新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出击,对长尾客户的争夺是重点;三是实质融合。双方都已经掌握对方的核心技术,平台搭建完毕,开始利用数据资产对现有模式进行彻底改造,用户数量、用户粘度和数据有效性是竞争的关键。
安全很重要: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代表,其实一直在进行金融互联网化,包括民生银行推出小微手机银行、招商银行实现微信交易等,在银行看来,互联网金融中风控仍然非常重要。华夏银行(行情,问诊)电子银行部经理钟楼鹤表示,银行给客户提供服务首先需要确保安全、控制风险,通过互联网,需要对客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其次保证客户信息的安全,以防非法获取客户的私人信息;最后,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尤其是从产品的设计上保证消费者权益,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深入展开产品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移动金融:如果说今年阿里、百度在互联网金融出尽“风头”,那么未来可能更多看到腾讯的身影。很多业内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用户已经明显地向移动端转化,在这个过程中,碎片化趋势将更加突出——时间碎片化、信息碎片化、资金碎片化。
在这个趋势下,未来基于移动端的碎片化理财可能是金融机构的一个创新方向,微信支付的微理财或许会在明年推出,届时将引领基于微信的理财产品。当然,新的问题也会出现,如金融机构如何在有限的手机屏幕信息中展示产品,“不过,这些问题慢慢都会解决,只是时间的问题”。
网贷平台倒闭潮趋于平息 明年或有更多资金进入
虽然网贷行业在今年四季度出现历时两个多月的倒闭潮,但是实际上今年整个行业发生很多深刻的变化,其中包括部分平台启动全国扩张、诸多平台获得风险投资、收益率进入下降通道,监管部门多次调研并有10家P2P平台入选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
业内人士预计,明年会有更多网贷平台诞生,网贷投资者也会增多,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行业会往更透明化的方向发展。
曲折前行
今年是金融跟互联网大规模融合的一年,互联网金融成为热点词汇,而网贷行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焦点之一。“以前跟人家说我是做网贷的,人家会没什么反应,现在说对方会向我咨询很多问题。”一位网贷行业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网贷之家总经理朱明春表示,今年以来网贷行业发展得非常快,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同业竞争,很多平台铤而走险通过“拆标”来吸引投资者,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也有很多平台因为自融引爆风险。截至12月24日,今年有74家网贷平台倒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四季度。据了解,12月份倒闭的平台只有3家,倒闭潮已经趋于平息。
虽然今年中国网贷行业经历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倒闭潮,但是这个行业在今年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变化会深刻地改变这个行业的面貌。
有网贷人士把2013年称之为网贷行业的“风投元年”。有利网、人人贷、拍拍贷等多家平台均在今年引进风投资金。与此同时,红岭创投,翼龙贷、人人聚财等网站开始全国性的网点扩张。在业务模式上,万惠投融和红岭创投开始联合放款,股权质押融资等业务创新也开始渐渐活跃。
业内人士认为,风投、扩张、业务创新等新变化在网贷行业形成新的竞争压力,有望加快行业发展的速度。不过相比之下,对行业影响最为深刻的是今年监管层的动作。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从年初开始,地方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局对网贷行业进行多次调研。11月份召开的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上,有关部门讨论网贷行业的监管红线。到了12月份,央行下属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与75家机构共同成立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其中75家机构中包括了10家网贷平台。
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金融监管部门间接监管互联网金融”和“网贷转正在即”。不少网贷平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网贷行业监管文件会加快落地。
高速发展势头或保持
已经趋于平息的倒闭潮给网贷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不少投资者走上艰难的维权之路,不少创业者也因为低估网贷平台的运营难度而遭到了打击,惨痛的教训对于双方来说都值得引以为鉴。
不过从行业未来的角度来看,经历这轮洗牌,一些给投资者收益率较高的平台被淘汰出局,生存下来的平台大部分收益率比较低、较为稳健。投资者经历惨痛的教训之后,也开始趋于理性,这也使得如红岭创投等实力较强的平台业务量在四季度有所提升。
朱明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网贷行业给投资者的收益率处于一个下降通道,目前收益率已经进入一个较为理性的区间。虽然收益率降低,但预计随着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大潮,明年会有更多资金进入网贷行业。
今年网贷平台数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业内人士普遍预计明年还会有更多的平台问世,网贷行业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业内人士预计,今年网贷投资者增长数量跟平台数量、借款人数量不匹配的现象在明年仍会延续。随着行业的继续扩张,越来越多的民间金融会搬到互联网进行,这也促使民间金融朝着更为透明化、阳光化的方向发展。
2013互联网金融:爆发元年
2013年,在互联网的搅动下,金融业进入了从混业到跨界的业态,今年的互联网金融大事,似乎都起始于一个余额宝,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和以天弘为代表的基金公司,真正实现“联姻”,于是后面有了千亿猜想,有了互联网风潮,金融机构按捺不住纷纷起来变革。
1、6月13日,余额宝诞生,9月30日超500亿元,11月14日1000亿元。余额宝的诞生,让1000多万用户知道了什么是货币基金,掀起互联网理财浪潮,此后各“宝”不断。
2、8月5日,微信5.0上线,增加支付功能。
3、8月,民生电商成立,作为国内第一家与商业银行形成对应关系的银商紧密合作型企业,公司发起人为中国民生银行的七家主要非国有股东单位和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七家公司的负责人均为业内大佬,民生电商被寄予厚望。
4、10月10日,内蒙君正(行情,问诊)公告,支付宝的母公司宣布收购天弘基金51%的股权,阿里布局资管行业。
5、10月28日,百度金融理财平台上线,28日百度理财产品开卖。
6、11月1日,基金淘宝店开业,17家基金公司的淘宝店开卖基金,12月下旬第二批的15家基金淘宝店上线。
7、11月6日, 三马,即马云、马明哲、马化腾联手打造的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开业。
8、11月,国泰君安推出超级账户,可挂钩数只子账户,包括证券账户、资管账户、期货账户、信用账户、场外市场账户等金融账户;未来还会扩展至电邮、航空会员等非金融账户。
9、11月23日,国金证券(行情,问诊)公告,宣布与腾讯旗下腾讯网在网络券商、 在线理财、线下高端投资活动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10、12月,有媒体报道,马化腾表示,腾讯已在前海设立多家公司,前海投资会不少于100亿元。
11、12月6日,京东“京保贝”快速融资业务上线,以在京东上的供应商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供应商信用评级,为其提供快速融资服务。
12、12月16日,腾讯注资好买基财富,腾讯给予其B轮投资,这是腾讯首次投资于国内独立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