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智能手环硬件创业者是如何花掉1000万的?
今儿中午和创业者 A、B 吃饭,听了个“笑话”。
国内某家做智能手环的硬件创业公司在一年的时间内花了 1000 万人民币。最近来北京,希望寻求 5000 万人民币的融资,出让 15% 的股权。
“花了 1000 万?”我诧异的问创业者 A。
“嗯,而且目前产品还没出来。”他回复我。
由于创业者 A、B 皆在硬件圈摸爬滚打,我顺势说:“那咱们估算下这一年他把 1000 万都花到哪了吧。”
创业者 A 抢着说:“你看啊,这资金规模,至少得有个独立的办公室吧,少于 300 平米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是硬件创业。得请个好的 ID 设计师吧,MD 结构设计师必须配顶级的,PCB 版工程师也得有一个。”
A 还没说完,创业者 B 就接着讲:“还得有个懂模具的工程师。而且别总说硬件,软件的话,iOS 和 Android 开发至少得各有一个吧,UI 设计、原画设计还有网页前端也得各配一个。”
我边听边掐着手算,这么会儿就 10 来个人了。
除了这些,开模、原材料、打版、设备等这些也是要花钱的啊。和产品有关的工厂代工,上下游渠道、公司支出都是需要掏钱的啊。
我们边吃日料边算着这款智能手环项目的“标配”。
“不对,这个配置再怎么花也到不了 1000 万啊!”创业者 B 说,我们三个都笑了。“如果按照这个配置,一个月 50 万开销到头了。”创业者 A 跟了一句。
“如果交给你来做,这个项目要花多少钱?”他眼珠向上想了几秒。“50 万够了。”
“手环现在在深圳几乎到了能闭着眼做的地步,找合适的方案商,谈好价格渠道,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创业者 A 说完喝了一大口冰镇西瓜汁。
创业者 B 吃了口多春鱼,之后补了一句:“而且一个月就能让你把货带走”。
毫不客气的讲,类似的“笑话”在新硬件圈子里并不是个例。不管你是准备投资、融资还是收购的,多长点儿心。
说句玩笑,毕竟快到年底了,你得防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