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风险投资 >> 浏览文章

测聘网获得35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者为个人

2015-6-11 6:52:02甘肃农民报 【字体:

    “数据分析”已经成为国内招聘产品的标配。一般是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简历进行数据挖掘、归类,之后按HR需求进行推荐;当算法相对成熟后,也会进一步对职位模型进行分析,实现招聘方和求职者的双向匹配。

    相比其他简历分析工具,拥有测评产品的“测聘网”能够通过分析候选人的测评结果,在简历平面化描述的基础之上,为企业提供更多维度的“求职者画像”。

    在创始人许锋的眼里,测评的产品还能帮助测聘网对接“求职者-中小企业”。很多人会去应聘大公司,但只有很少的人能拿Offer,剩下的都要流向中小企业。通过给万科、华为这些大户提供测评支持,测聘网能够天然获得大量求职者的测评结果。那些未能进入大公司的求职者,就会被推荐到他们能胜任的中小企业岗位上去。(推荐的行为会先征得求职者的同意)另外,中小企业也能通过定制测评来增加推荐的准确度。

    测聘的模式事实上解决了周伯通的冯涛曾经提到过的问题,

    招聘市场上供需双方都存在一个“水面”。求职者的“水面”是一个名校毕业的文凭、一段BAT工作的履历;企业的“水面”是高频率的媒体曝光或是长期的声誉积累。“水面”下的企业和求职者彼此之间很难发现对方的存在。

    但这套模式有效的前提是算法推荐系统好用,或者是说数据样本和算法设计都可靠。测聘网2010年收购了智尊测评,目前有一个20多人的心理学家团队;积累的大B客户有万科、唯品会、腾讯、华润等;创始人许峰和COO沙添都有多年HR领域工作经验,但“还在准备引进CTO。”

    36氪报道过的TalentBot, e成也都在尝试进行求职者、职位双向分析匹配。前者的CTO王兟曾做过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大数据挖掘产品,后者最近则请到了百度凤巢核心算法组的骨干。

    测聘网具体的盈利主要会是为大B提供测评产品的收入和为中小企业推荐人才的收入。中小企业向感兴趣的测聘网推荐简历付费,一份简历在20-500块不等。根据测聘网提供的数据,截止到今年4月,平台UV 119万,有近15000家企业,岗位数量60000+,C端用户125万+。

    测聘网获得了来自个人投资者35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今年年初他们曾获得2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测聘网计划今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目前正进行股改,据称已经有投资机构确定参与挂牌当日定向增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