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上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下称“QFLP”)的股权投资基金,即将迎来一位新成员。
日前,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下称“仪电控股”)与日本SBI控股株式会社签约,共同出资发起设立SBI-仪电信息产业基金,首期规模4亿元,这将成为仪电控股借助PE拓展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一步。
截至去年底,仪电控股销售收入40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3.5亿元,净利润5.1亿元。
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地方国有大型企业应聚焦主营业务增长。销售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巨大差距,让仪电控股管理层颇感“压力”,于是制定了主营业务发展的宏伟目标:要在十二五期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到15亿元的目标。
目前,仪电控股的四大主营业务分为商业不动产、非银行金融服务业、电子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但后两项受经济增长周期冲击较高,一旦经济增长趋势下滑导致股市低迷,非银行金融服务业的证券业佣金与基金管理费收入将面临增长乏力,而电子制造业已深受劳动力与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困扰。
上述接近仪电控股的人士透露,仪电控股集团高层不愿看到大量银行贷款投向高资本占用率的电子制造业,一方面贷款利率提高压缩经营业绩,另一方面电子制造业景气度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密切。
记者了解到,为此仪电集团已明确要着力推动信息服务产业与电子制造业融合发展,通过信息服务产业的高利润率与低资本占用率,某种程度弥补电子制造业的发展短板,并大幅拉动仪电控股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增长空间。
目前,该产业基金主要由SBI委派专业投资人士担任基金管理人,仪电控股方面则通过选派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与监事,监管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上海思佰益仪电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财务与人事。
投资方向上,主要为仪电控股旗下上海仪电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宝山区成立的IDC技术研发中心,及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中心增值服务、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信息服务优秀企业。
作为发起成立的第一只PE基金,仪电控股对该基金能够帮助于公司实现信息服务产业的布局有着很高的期望值。
思佰益仪电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一位负责人透露,对基金运作而言,接下来的重要步骤,是让基金顺利取得QFLP 资格,让SBI与仪电控股各自作为基石投资者的1亿元出资迅速到位,吸引地方引导基金与境内合格企业作为新LP(有限合伙人)出资。
其中,SBI作为基石投资者的等值1亿元人民币出资部分,将通过QFLP结汇。
记者独家获悉,目前获批上海QFLP资格的股权投资基金达到21家,QFLP审批额度达到26亿美元。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给予上海QFLP政策的30亿美元额度计算,目前上海仅剩4亿美元审批额度。
“不排除上海相关部门近日向外管局等部门再申请新一轮QFLP额度。”一位接近上海金融办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