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私募投资 >> 浏览文章

“小H股”破题 PE退出困局现转机 大变革时代

2012-11-12 7:29:39中国证券报 【字体:

    近日,香港官员表示,拟以“小H股”的形式鼓励内地民营企业赴港上市。今年以来,A股IPO放缓、海外融资停滞等问题突出,如今民企去香港融资条件放宽,既有利于简化上市流程,也有望给PE资金退出拓宽渠道。

    有助PE解困

   “现在内地企业虽然可以以H股形式到港上市,但相关企业要求较高,只有国企才能符合相关条件。如果内地民营企业想利用香港的融资平台,需要开辟另外一个渠道。”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梁凤仪近日介绍,正与中国证监会商讨放宽上市门槛,降低对资产、利润的要求,从而令民企可以通过各个途径来港上市。这就是近日媒体热议的“小H股”话题。

    目前,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门槛较高的H股发行,净资产规模在4亿元人民币以上,融资规模不低于5000万美元,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人民币;二是“红筹模式”,内地公司将境内资产以换股等形式转移至在境外注册的公司,通过境外公司来持有境内资产。

    红筹模式主要是民营企业为了规避过高的上市门槛,未来可以赴港直接上市后,民企将不再需要用此模式建立境外上市实体与境内资产之间的控制关系。按照港交所要求,申请在港上市的公司仅需要满足单个财政年度盈利总和不少于5000万港元,最近一个财年盈利不少于2000万港元,上市时市值不少于2亿港元;对于融资额度则并没有详细标注。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小H股”得以实施,将有助于缓解目前PE遭遇的退出困境。投中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仅有8家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完成IPO,合计融资65.9亿元,环比下降3.8%,同比下降79.5%。

    当然,相比于A股市场的高溢价,在香港融资带给PE的回报率会低得多。据投中数据统计,上半年仅有6家具有VC/PE背景的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实现10笔退出,平均账面回报率为-0.1倍。

    虽然利润不及A股市场丰厚,不过在VC/PE看来,香港市场仍然是十分理想的退出渠道。“香港市场整体估值会比A股市场低,但是市场化程度高,发行节奏会更好。”一位鼎辉投资高管指出,在目前的投资环境下,能够获得渠道退出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结果。

    募投退亟待变革

    PE的募、投、退三个环节在今年出现下降已成必然。投中集团董事长陈劼介绍,截至目前,2012年新成立的投资于中国境内的PE共63只,募资总额125亿美元;去年募集基金数量503家,募集总额495亿美元,下滑幅度明显。在退出环节,A股IPO回报率从高峰时的十几倍,跌至目前不足4倍,二季度IPO回报率一度降至两倍以内。境外IPO从2010年最高峰的8倍回报,到目前有些项目出现负回报。2011年境内IPO数量多达281家,今年以来不足150家;境外IPO数量去年105家,今年以来目前仅52家。

    “现在拟上市公司有7000多家,我想未来三年,最多2000家能上市。现在咱们都要做好准备,三分之二是上不了市的,你怎么退,这是一个问题。如果只盯着内地市场退出的话,不是好事。”在复星集团CEO梁信军看来,如今PE的最大挑战就是怎么退出的问题。他的结论是:“需要在不同的市场去尝试,另外要尝试非市场的方法。”

    目前,国内二级市场持续低迷,IPO审核标准趋严,排队企业数量增至近800家。而年内实际完成发行的公司只有约150家。IPO退出渠道收紧的背景下,PE开始调整投资和经营策略。

    一是积极拓展退出渠道。11月4日,正在筹备赴港上市的旭辉集团宣布发行价区间为每股1.33至1.65港币,募资总规模在2.2亿美元至2.7亿美元。据悉,联想控股、长电科技等机构均大量持有旭辉集团股权,有望借此次IPO实现退出。A股全面冻结房企IPO和再融资后,内地房企力图打通海外融资渠道,今年10月房企海外融资超百亿元,其中转道H股上市成了趋势,目前共有5只内房股排队赴港上市,除旭辉集团外,分别是江苏新城、当代集团、南京金轮、重庆协信。

    二是投资方式多元化。投中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已上市公司股份(PIPE)案例数量呈现明显增长态势,由53起增加到143起,累计增幅达170%。从其在整个PE投资中的占比来看,案例数量占比由2007年占比15%增至2011年37%。

    三是并购基金有望成为主要的退出方式。10月底,深创投集团董事长靳海涛曾“高调”表示,创投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并购基金将取代IPO成为创投退出渠道主流。他透露,深创投将大力发展并购基金,通过对非上市公司、小企业资产整合收购,实现创投资金的退出。

    矽亚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张兰丁指出,随着A股市场的疲软,以及未来市场的扩容,市盈率势必回归到理性范围之内,PE的套利空间将越来越小。我国股权和创业投资的出路在于,一方面,要改变过去单纯财务投资的思路,要真正深入企业,给企业提供资源、管理上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速上市和非上市企业间的并购重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