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林建敏 华润万家终于把广州宏城107家门店收编到门下了。日前,越秀集团发布公告称,该集团及全资附属公司已于12月5日与华润创业方面签署协议,向华润出售广州宏城超市股98.13%股权,总价约3670万元,至此,越秀集团正式退出超市业务。 然而,我们难免叹惜,随着宏城的改旗易帜,曾灿烂一时有广州超市“五朵金花”之称的阳光、金田、广南天美、越秀和宏城,也已纷纷谢幕。如今除了广百、友谊为龙头的百货业态尚可主导外,在超市、社区店、便利店等新业态领域,广州本地商企几乎全线边缘化。 回首过去10年,家乐福、吉之岛、易初莲花、好又多、麦德龙、大润发、TESCO等外资大鳄纷纷在广州攻城略地,而沃尔玛也凭借收购好又多,在广州抢占了17个位置优越的网点。至此,外资超市前十强及排名前位的内资超市已悉数进入广州,所占比例也接近九成。 但我们不难发现,被收购的常常是区域连锁企业,而真正能挥砍并购“大刀”的大多都是外资零售企业。一些专家警言,类似于宏城的并购在未来国内零售业还将加剧进行。诚然,零售业尤其是超市业是毛利较低行业,因此要追求规模效应,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其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定价权才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体现其优势。所以,地方军要逃脱被收购的命运,除了在练好内功的同时,也应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规模扩张、做大做强也是一条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