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产经新闻 >> 互联网 >> 浏览文章

银行试水电商多数赔钱赚吆喝价格优势不明显

2012-9-14 6:14:43京华时报 【字体:

银行试水电商多数赔钱赚吆喝价格优势不明显

8月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的价格战硝烟四起之时,手握重金的银行业大佬们也没消停,纷纷跨界做起了网上商城,欲在电子商务这一市场分一杯羹。刚刚起步的银行电子商务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引起了外界对于“跨界”的质疑。银行在这条路上到底能走多远,其前景究竟如何,依然疑虑重重。

□背景

电商“蛋糕”越做越大

今年以来,实体经济消费“疲软”,但电子商务方面却有着大跨步的增长。《2012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3.5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数据显示,上半年,淘宝网的注册用户数达到4.7亿,每天上淘宝购物的人流过亿;京东2012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20%,GMV(交易额)同比增速161%。网上商城的经营,打破了门店区域化的限制,节省了门店、广告等运营成本,无营业时间的限制,经营灵活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

□现状

电子商务的高增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银行也不例外。目前,中行、建行、工行、交行、招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都开起了“网店”,其产品有的多达近万件,种类涵盖了金融类产品、食品、家电、珠宝、化妆品、服装鞋帽等领域。

■模式

经营模式现分化

据了解,目前商业银行做普通商品电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为自己的客户,或者某一类客户提供一个经营的平台,以商业银行自建的积分商城、信用卡商城为代表。

另一种模式是纯电商模式,货源来自于各方,消费者不局限本行客户。在今年6月上线的建设银行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善融商务”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反响

多数银行赔钱赚吆喝

记者浏览多家银行的网店,并与传统电商对比后发现,部分银行网店的商品价格大多与传统电商相差不大。

虽然银行进军电商势如破竹,但反响却一般。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银行可能还是在“赔钱赚吆喝”。记者发现,现在多数银行网上商城的访问量不高,购买量也较低,很多时下较火的商品却没有一条评论。而购买者在购买商品后的评价大多不佳,在发货速度、退换货等方面评价较差。

□银行系电商VS传统电商

■优势

客户资源广阔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在拥有优质客户这方面,银行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今,大多数人都在银行开设有自己的信用卡账户,而开设这些账户的人中不乏高端客户和中产阶级。此外,赵庆明还指出,银行本身也拥有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分期付款吸引力大

银行人士指出,银行开网店在付费方式上也占有很大的优势。消费者在淘宝、苏宁易购等平台上购物大多只能一次性付款,消费者在购买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时,往往要承受较大的还款压力。而大部分银行的网络商城采用的是利用自家银行的信用卡,采用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以及信用卡积分加一次性付款等方式。这能让囊中羞涩的消费者提前拥有喜爱的电子产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