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早上,吴世春在公司收到的第一封快递竟然来自美国世达(SkaddenArps)律师事务所——在1995年辛普森杀妻案的“世纪审判”中,正是这家声名显赫的律师事务所力挽狂澜的辩护,帮助辛普森获得了无罪释放。
这让吴世春颇为“受宠若惊”。因为他在北京创办的、只有不到20人的乐呵互动科技公司,收到了这家曾被福布斯杂志称为“华尔街最强大的律师事务所”寄来的律师函,感觉就像蚂蚁接到了大象发来的挑战书。
这封“核武器”式的律师函的主要内容是:大众点评网有理由相信,乐呵互动不当地使用了大众点评网站上的内容来填充旗下产品“食神摇摇”这个应用上的一些栏目。可见,这其实是两家中国“吃货指南”公司的战争。舍近求远地借用大洋彼岸的“牛刀”来杀鸡,只不过是大众点评网震慑对手的方法之一。
读完律师函,吴世春倒不觉得意外了。因为在3天之前的9月7日,他的食神摇摇遭到了苹果AppStore又一次的下架。今年5月份以来,也是因为被大众点评举报抄袭,食神摇摇已分别被苹果AppStore、谷歌GooglePlay下架一次。
本刊记者所见到的吴世春尽管不善言辞,但他的笑脸上却书写着身经百战。
未完的掐架
早在人们依赖PC个人电脑上网的时代,大众点评成为了口碑甚佳的“找好吃的”网址首选。当手机上网变得更为普及时,“程咬金”食神摇摇从半路杀出,让大众点评这个“找吃先行者”绷紧了神经。
2011年11月,食神摇摇上线。半年之内,用户使用已经超过1亿次。“刚开始时,大众点评并没有太在意我们。直到今年3月底,食神摇摇在苹果APP上的排名进入前50,他们便开始感觉到我们所带来的威胁了。”据吴世春介绍,今年4月,大众点评与食神摇摇双方管理层展开了长达五个多小时的谈判,焦点是大众点评想“以3800万美元的价格、换股的形式”收购食神摇摇。“但最终因为收购价格、收购周期等问题没能谈拢。”
但是,大众点评给出了另一个版本的声明:“从未主动对食神摇摇提出收购邀约”,当时只是“一次的常规业内交流”。
对“收购谈判”这一事实双方各执一词后,接下来升级为彼此指责对方抄袭的口水仗。5月底,食神摇摇首次在苹果APP下架。根据苹果的规则,应用开发商刷榜、侵犯用户隐私、过度山寨等均属于违规行为,会受到“下架”等处罚。
“第一次下架的时候,9天之内食神摇摇损失了近30万用户。”对此,吴世春将食神摇摇所有数据的产生来源,以及和大众点评数据的对比状况,都提供给了各大手机平台,并剔除了在苹果AppStore上跟大众点评重合的信息。“因为我们提交了很多充分的证据,最后各个平台都不理会大众点评的投诉,而苹果APP也很快就恢复了。”
兵来将挡,在遭遇第一次下架的“有惊无险”后,吴世春开始琢磨应对还将可能出现的新一轮恶战。
果然,到了9月,食神摇摇在苹果APP再度下架。不过,这一次,吴世春不再手足无措。因为吴世春采用“换壳”的手法提交了新版本的食神摇摇APP——即一款名为“食神”的软件应用,其所有功能和内容和此前被下架的“食神摇摇”完全一样。这就是吴世春的“应对下架预案”。
从分析人士看来,吴世春合理地利用了苹果APP“下架规则”中的“漏洞”:只要不断更改APP软件的提交者,就可以逃过苹果根据举报而做出下架的惩罚,而更改提交者的成本极低。“我不否认,对于小公司来说,这是生存基本的策略。我们跟大众点评从6月份开始过招,只能准备好各种应对策略。”多年的创业经验告诉吴世春,“在创业路上,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