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产经新闻 >> 互联网 >> 浏览文章

刘强东未了局要么成为传奇要么举手投降(3)

2012-5-11 6:17:23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字体:

电商乱战

毫无疑问,刘强东和京东商城正处于一个上升通道,这个势头能持续多久,取决于刘本人的格局和京东商城补齐弱点、转型做大的执行力。

中关村的销售商起家,早期趴在网上回用户帖子的意识,自己写公司IT系统的务实,据说连副总不打门卡都会被当场开掉的猛人,趁当当上市猛烈袭击的“图书大战”,微博上直言无忌的大佬,这几乎像一个完整的草根创业拼图。1996年,刘以1.2万元的价格在中关村租下一个小柜台售卖电子产品,成为海龙集团董事长鲁瑞清口中的“蚂蚁雄兵”中的一员。估计此时的鲁绝不会想到海龙大厦里会有一个日后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领袖人物。

就在刘租下柜台后不久的1998年,首家进入中国的海外电商网站美商网获得多家美国VC千万美元级别投资,而日后在中国电商行业成就霸主地位的阿里巴巴在两个月后正式注册成立。1999年8月,邵亦波(微博)创办国内首家C2C电子商务平台易趣网。同年5月,有着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头衔的王峻涛(微博)创立了8848网站,随后融资250万美元。

但彼时还懵懂的刘强东并未意识到电子商务的商机。早期接触过刘强东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当时的刘强东和中关村的一般人没有区别,甚至和那些普通的小贩相比还有一点点的木讷,但做生意很精明,看趋势也很准。”

命运拐点出现在2003年。当年“非典”暴发,人们躲在家里拒绝出门,这让很多零售行业受到致命打击。刘强东也没有躲过这严酷的寒潮,他和手下的经理们只能躲在各自的家里,无计可施。终于被逼疯了的经理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偷偷地溜回北京,在刘强东的办公室里,有个经理忽然提出了利用互联网来销售公司存货的办法。

刘强东曾坦率地对媒体表示,京东商城与其说是一个灵感激发出来的产物,还不如说是一个在绝境下被逼出来的产物。

改变的好处显而易见。2005年,京东商城的交易额接近1200万美元。这一年淘宝网的交易总额超过80亿元,一年以后,淘宝网的交易总额突破了169亿元。这一数字远超了2005年易初莲花和沃尔玛在华的营业额。如此漂亮数据让人激动不已。刘强东看到了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果断关停了自己所有的门店,把所有精力集中在电子商务上。

最初的目标依然十分单纯:活下来。无论是沃尔玛、淘宝甚至是亚马逊,都根本不在他的关注范围之内。不是看不起,而是太遥远了。他只想让自己的企业生存下来。

受到当时中国互联网大环境、物流、资本等一系列影响,京东商城最开始的路走得摇摇晃晃——有传闻称京东商城曾陷入下午如果30万元的货款没有到位,到晚上整个资金链就会崩盘。面对这样的困境,刘强东曾试图出售京东商城,当时的报价只有6000万美元左右,对象是今天尚活跃在电商行业一线的某几位大佬。

不知道是刘强东的运气还是那几位大佬错估了形势,几年之后,中国电商行业乃至全球电商行业开始蓬勃生长,熬过了那个寒冬的京东商城以及一批电商企业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暖意。

规模化之惑

最显著的特征是,2007年亚马逊股价开始一路飙升。

这也拉开了中国电商大时代的帷幕。中国的互联网精英们对国外的新兴经济形态迅速响应,国内膨胀的资本势力也开始寻找发力点。该年下半年京东商城宣布了第一笔融资,今日资本成为京东商城的第一个投资方,总裁徐新当年扔给京东商城的1000万美元早就已经身价暴涨。

随后爆发的经济危机让亚马逊的股价开始回落,但这看起来仅仅是电商行业的小小挫折。仅仅一年后,亚马逊的股价又开始强势上扬。

京东商城也随之宣布了第二笔融资,金额是2500万元美元。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以及国内多个利好政策的颁布,大量的热钱开始出现在资本市场中,电子商务开始成为一个熊熊燃烧的火堆,燃烧物是一摞摞的人民币。

骤然而至的资本让电商企业们开始面临选择。绝大多数电商把这笔资金用于广告投放、关键字购买,而京东商城再次选择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根据吴声的说法,京东商城是要打造“全在线生活平台”。2012年2月20日,京东商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电子书刊业务。在品类拓展的道路上,刘强东再下一城。

这只是京东商城品类拓展的一环,2011年6月京东商城就开通了机票业务,2月10日,京东商城携手奔驰smart汽车,宣布启动网络销售smart汽车。几乎同时,京东商城进军在线酒店业务。更早的时候,京东商城进入了百货、图书领域。

有传闻说,这个决策在刚出台时遭到了来自员工甚至是投资人的强烈反对。京东商城在垂直领域已经拥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并且能够看到盈利的希望。但扩大品类,盈利预期或许将无限延迟。最后,还是刘强东一槌定音。吴声说:“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京东商城要做一站式的傻瓜服务。我们希望消费者能在我们的平台上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所有东西。”

京东商城增长速度让人咋舌。2010年,京东商城的交易额超过了100亿元,这超过五年前的100倍,去年京东商城的交易额更是超过了300亿元。这离刘强东反复强调的500亿元安全线仅有一步之遥。而2012年,刘强东的目标可没有仅仅停留在500亿元,而是直接指向了1000亿元。随着交易额的急速增加,2010年初仅有员工2100人的京东商城在一年后员工达到7000人,到2011年底则已经超过2万人。根据刘强东的微博称,京东商城将在2012年把总人数升高到4万人。

吴波表示,电子商务由电子和商务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紧密结合不可分拆。在国内京东商城被称为电子商务公司,而美国的亚马逊却被称为科技公司,原因就在于双方的电子和商务所占比例不同。国内绝大部分的电商企业还仅在做商业,京东商城已经基本上做到了科技创新实力和商业实力打平,而亚马逊的科技实力已经超过了商业实力。

言外之意是,想要成为和亚马逊一样的公司,仓储、IT系统和物流管理能力甚至比商务能力还要重要。所以和传统互联网的轻盈不同,京东商城必须做大规模。只有提高自己的体量才能在商业链条中获得跟苏宁一样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说能够获得产业的话语权。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