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发行审核将在国庆节后重启。根据证监会公告,主板发行委员会将于10月10日召开2012年第176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审核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崇达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次发审委召开会议审核公司的IPO申请,是在7月31日。当日,多次闯关失败的深圳神舟电脑终于获得发审委的放行,而上海的麦杰科技则被发审委否决。此后,IPO便出现了近两个月的“空窗期”。然而在此期间,A股并未因IPO“空窗期”出现上涨,而不断下行。
9月24日,证监会宣布创业板IPO重新开闸,9月28日对中矿环保和昊海生物两家上会公司进行首发审核。这给当时疲弱的市场带来较大压力。9月25日,沪深两市缩量收跌,9月26日,沪指盘中一度击穿2000点整数关口。
9月28日晚,证监会官方网站披露创业板发审委2012年第66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两家上会公司审核结果“一悲一喜”:北京中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审核通过,上海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发审核未通过。不过由于管理层频频发布各种呵护市场的措施,节前最后两个交易日,A股在2000点上终于出现强劲反弹,终于没有出现月线5连阴的结局。
------------------------
前三季IPO募资总额仅千亿 同比减少五成多
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的IPO融资总额仅1025.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55.5%。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49家公司成功问鼎A股市场,同比下滑34.4%。其中包括73家创业板,52家中小板和24家主板。从比例看,创业板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而中小板、主板占比分别为35%、1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从融资规模来看,1-9月沪深两市合计募集资金1025.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305.4亿元,下降55.5%。分不同市场看,73家创业板公司的募资规模与24家主板几乎旗鼓相当,均为350亿元左右。中小板略低,为327.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小板的融资规模下滑速度最大,达59%;主板紧随其后,约58%;创业板相对偏好,同比下滑49%。
德邦证券张海东分析师指出,发行节奏大幅放缓、二级市场低迷以及市盈率持续下行等多重原因导致今年前三季度的融资规模出现明显下降。
今年以来,IPO始终保持着较低的发行节奏,尤其是在第三季度。7-9月,仅43家公司完成首发,融资金额仅267.85亿元,环比各降24.6%、30%,创2009年IPO重启以来的季度新低。此外,今年的IPO市场也难觅真正的融资大鳄。截至9月底,仅中国交建一家公司的募资规模超过50亿元。除此以外,募资超过20亿元的公司也只有5家。而去年同期则有16家公司的募集金额超过20亿元。
与此同时,新股发行价格呈阶梯下行趋势,尤其是5月IPO新政实施以来,市盈率加快理性回归步伐。统计显示,三季度新股平均发行后市盈率约28.59倍,再创IPO重启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新股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0.38倍和29.83倍。
展望四季度,张海东预计,若二级市场持续低迷,IPO融资规模仍将维持低位水平,并且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有望进一步下行。但在目前存量资金主导的市场中,新股的持续扩容给二级市场产生的冲击依然不容小视。
证监会最新资料显示,沪深两市已经过会等待发行的公司合计93家,拟募集资金约600亿元,陕西煤业、中邮快递等超级大盘股蓄势待发。除上述93家公司外,目前证监会已经受理的拟上市公司还有638家。(上海证券报)
123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