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让不少小伙伴期待万分的商业银行委贷新规终于下发了,根据这个商业银行委贷新规,我国市场经济将会迎来更加强大的变革。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商业银行委贷新规出炉之后,我国信托转
其实从2013年开始,信托业反复提及的就是“创新转型”四个字。无论是“八项责任”还是“八项机制”其实目的都在于要信托业控制风险的同时,加速信托转型,而信托转型的重点就是“去通道化”。
众所周知,信托业能够在短短十年的时间实现规模的跳跃式膨胀,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通道业务的迅猛发展,然而从“127号文”后,银信合作的资产规模就开始呈现出大幅缩减的趋势,以往占据信托半壁江山的通道业务也开始被有意识地缩减。
“降低通道业务的占比,除了监管的需要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纠纷难以处理。”某信托机构的研究人士牟帅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通道类信托计划往往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金融机构之间的优势地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其中,有一类是合作金融机构完全不提及的项目,由银行主导,“但问题是,信托公司在这类项目里拿的是通道的钱,但一旦出现问题,就要承担信托的责任,很容易出现责任厘不清的问题。”
所以,从2014年开始,主流信托公司早已开始了创新转型之路:包括基于私募投行定位的业务优化,基于资产管理定位的业务转型,以及基于财富管理定位的业务转型。但无论哪种形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突出以客户为导向的体验和业务模式的改造,而不是依赖于做通道。
但如今,伴随着商业银行委贷新规的出台,加入这一创新转型队伍的或许还有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
公开的资料显示,包括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其主要的业务有三类,一类是通道类业务,一类是融资类业务,还有一类是股权质押和资产证券化业务,但其中,通道业务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业务。由于没有银信合作的监管限制,基金子公司以及券商资管一度蜂拥做通道业务并迅速扩大规模,而此次的商业银行委贷新规一旦执行,那么占据券商及子公司大份额的通道业务将逐渐消失。
事实上,就在1月20日,银监会宣布首次对监管的组织架构进行重大改革。其中,原非银部被分离出信托部,专司对信托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这也意味着信托业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后,终于迎来了有“妈”的日子,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在刚刚开始的2015年,信托转型与创新将会进一步提速。
(责任编辑:DF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