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股价暴涨,定增份额被哄抢……在新三板市场,类似的信息正扑面而来。截至14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超2200家,总股本直逼1000亿股。有机构判断,到今年底,新三板挂牌交易的公司数量或
导报记者发现,今年内,新三板涨幅在10倍以上的股票有10只,涨幅在2倍以上的有33只。更有个别股票如智立医学,在3个多月内涨了172倍。随着市场的追捧,新三板公司的壳资源也坐地涨价,不少公司为求新三板“壳”资源宁愿一掷千万元。近日,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青岛佳熹纪念币设计有限公司,也正式启动了新三板挂牌上市计划。该公司董事长吴鹏表示,虽然从启动到正式挂牌新三板可能需耗时6-8个月,但公司还是觉得有必要。
“新三板设立的目的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给企业提供一个拥抱资本市场的机会。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借助新三板的平台,融资渠道也拓宽了。”吴鹏说。“通过挂牌我们体会到,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结合会产生巨大生产力。”已在新三板挂牌的山东迪浩耐磨管道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吴建新,对导报记者表示。如今,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增融资活动亦迎来“井喷”。据统计,今年以来新三板已有211家公司进行了定向增发,累计融资122.3亿元,超过2014年挂牌公司全年的融资数量。其中,云南文化、中科招商即使因市场的火爆程度提高了认购门槛,但还是引发了各路资金的“秒抢”。“这从一个侧面彰显新三板的融资能力。可资对比的是,去年每个月仅有寥寥几家新三板公司启动定增。”锐财经网分析师王政对导报记者表示,虽然新三板不是公开发行,但其定向融资的灵活性与便利程度却是主板与创业板市场无可比拟的。按照现有的规则,新三板定向融资不用披露资金用途、盈利预测,企业可以自主将融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拓展新的业务领域。随着新三板交投活跃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正尝试通过新三板市场直接融资。风险相对主板更大据悉,不少企业“拼了”也要上新三板,一时拿不出挂牌费用又没有政府补贴的企业,甚至找券商“垫资”。对此,东吴证券做市交易部负责人王晏雯便感觉到,今年跟去年同期相比,手头的业务量增加了50%,面对有垫资需求的企业,券商会有选择地“帮忙”。“一旦进入这个市场成为上市公司,通过并购等举措,公司做大做强目标可以更快实现,融资能力也会明显增强。”青岛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负责人对导报记者说。在王政看来,新三板的市盈率与创业板的市盈率相比便宜很多。目前,不少基金公司、投资机构等都专门成立了投行部,向上游布局。属于一级半市场的新三板,无疑是这些机构的战略性方向之一。事实上,除估值因素外,未来的制度红利更是让市场疯狂的诱因之一。市场预计,随着门槛的降低,更多的资金入场后,新三板的估值将有较大提升空间。而连续竞价交易制度出台后,新三板市场更有望成为真正的“中国版纳斯达克”。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三板行情的高歌猛进,市场泡沫论也甚嚣尘上。与此同时,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近日召开的内部讨论会上传出消息称,监管层对当前新三板市场火爆行情有所顾虑,投资者门槛下调至50万元的想法恐难实现。对监管态度生变的担忧,也使得市场近期波动明显。
“虽然新三板市场有着特殊的历史性机遇,但这并不代表新三板没有风险。投资者在关注新三板暴利预期的同时,更应关注新三板市场特有的风险。”财通基金副总经理王家俊表示,目前的新三板市场尚未成熟,新三板企业的质地参差不齐,信息披露也不充分,新三板企业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相对主板企业也更大。
王政也认为,国家对新三板市场的定位是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其如今的火爆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不过,健康的资本市场绝不是投机市场,企业和市场参与者更应抱着理性的心态,才能用好资本的力量。
(责任编辑:DF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