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资本 >> 浏览文章

证券业耀眼光环渐褪去自嘲矮穷挫 内部跳槽风起

2012-12-21 9:36:54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证券业的耀眼光环正慢慢褪去。

    “过完年可能会跳槽。”南京证券的徐峰(化名)告诉记者。

    一方面,徐峰担心南京证券被

处罚后会影响后续业务,另一方面,保代所产生的制度红利正逐渐消失。

    “以后即使考过保代,但是它的性价比更低了。长时间的加班、出差,和家人团聚机会少。”面对降薪裁员,他早已心态平和,“如果被裁了还可以休息两三个月。”

    券商研究员的处境也与之相似。肖林(化名)是一家中小券商的研究员。“大券商几个人的年薪甚至可以相当于一个小研究所的,所以小券商今年咬咬牙就会挺过。”他告诉记者,因为成本低,目前所里还不会裁员。

    不过,他担心,如果明年行情继续不好,小券商也会熬不过,自己可能面临失业。他自嘲为“矮穷挫”,长期出差,一月却只拿几千块工资。“但不工作不努力就会淘汰。”

     落寞的券商

    “裁员”两个字,成为券商从业人员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中信证券裁员比例5%-10%,银河证券营销、经纪业务部门也出现大幅裁员,广发证券也频传裁员消息,还有中金公司……

    “我最担心的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徐峰表示。目前,831家IPO企业仍积压证监会,IPO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这些投行人的压力。

    他刚刚参加完今年的保代考试,遗憾的是没有通过。“根本没有时间复习,都在到处做项目出差。”他认为,保代资格越来越不值钱,但考过总比没考好,至少薪酬还是有优势。

    他说并不担心降薪裁员。“工资就几千块,还怎么降。如果被裁了更好,还可以得到补偿金。”

    过完年,徐峰打算跳槽,IPO市场太糟糕,他希望可以转向其他大投行业务。

    有压力的券商人士并不局限于投行部门。

    “市场不好,没什么好股票值得推荐,我们又有分仓拿点的任务。每个月研究报告还有数量的要求,压力很大。”肖林告诉记者,基金公司日子也不好过,因此好多分仓都推迟到了明年,他担心拖延到最后可能分仓都拿不到。

    “其实大券商对熊市更为敏感。他们研究所人多,费用高。”肖林说。

    不过,其所在的研究所今年也基本停止了招人。他不无忧虑的是,如果明年市场还不转好,自己将面临失业。肖林打算今年可以涨薪,如今变成了“不降就好”。

    肖林尚属研究所新人,做事勤奋。上周末,他依然在外出差调研。他说,目前行情下,如果不工作不努力必遭淘汰,至少多做事不会被最先裁。

    事实上,在这场券商裁员风波中,级别高的人反而更容易被裁。

    “一个领导的薪酬可以养活好几个研究员,高薪酬降薪,低薪酬被裁,部门经理这一级别最容易被裁到。”李浩(化名)已经在这家大型券商担任了6年研究员,职别较高,但依然没有逃过降薪。他所在研究所大部分研究员都被降薪,其中一部分也已离职。

    经纪业务快速萎缩,证券公司不得不通过裁员降薪来减少成本支出。证券行业正在经历一场裁员风暴。

    内部跳槽

    一位券商行业研究员介绍,从去年开始,券商行业开始下滑,今年继续加深。“其实现在的时间长度还不够长,到明年或后年,券商死得会更多。”

    一家大型券商某高管指出,目前国内研究所严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而集中服务于公募基金行业也限制了券商的收入来源。“未来研究所势必要转型为全能的金融服务商。”

    “现在研究所压力很大,我要么转型要么去上海。”李浩多年来工作于江浙一带,面对降薪裁员,也不得不另行打算,他认为上海总是有机会的。“以后通道业务可能不赚钱了,都要向新业务转型。但是那么多新业务,到底有多少未来是有前途的,谁也不知道。”

    相比之下,投行的转型似乎更加清晰。在投行、研究所纷纷降薪裁员之下,资管、固定收益、债券等部门逆势扩招。记者了解到,有不少投行人士都希望进入到这几个部门。

    截至目前,债券市场的发行数量与金额都远超去年。券商承销债券金额为13502.03亿元,承销债券金额同比增1.73倍,按1%的承销费率计算,券商共获利约135亿元。

    从主攻IPO转为并购、债券、再融资多元化发展,成为了当前市场最大的变化。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债券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北京某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自己所在券商的债券部门人最忙。

    “现在公司更倾向于债券,公司债、私募债各种债券以及再融资项目。”上述投行人士介绍,国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联合等多家券商投行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对债券以及并购业务重视程度都大大增加。

    面对831家企业积压在审,各投行部门都在积极寻求转型与创新。据记者了解,近期华泰联合把投行部门划分为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两大部门。传统业务主要是IPO项目,创新业务则会负责私募债等各种债券类承销。

    此外,备案制实行后,券商资管部门步入了大发展时期,其对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目前,资管业务在券商收入中仅占2%左右,而国际上,资管收入占总收入高达20%-30%。资管行业也成为了逆势中少有的招人的部门。

    “年后跳槽,至于具体做什么还没有想好,但还是会在大投行业务之下,应该是往并购、债券、固定收益这些部门发展。”徐峰告诉记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