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20日,分众传媒(Nasdaq:FMCN)宣布就私有化与Giovanna母公司和Giovanna签订了最终合并协议和计划,预计明年二季度完成交易。由此,分众传媒将完成私有化进程,从纳斯达克退市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凯雷投资、方源资本、中信资本、光大结构性投资控股公司、复星国际(00656.HK)等成立了收购载体,共同操盘这场私有化。
迹象来看,分众传媒的退市仅是开始,更多中国概念股或将步其后尘。而在今年,济南首家登陆纳市上市公司——普联软件(Nasdaq:PSOF),也实施了私有化计划。
“中概股退市迹象明显,此时回归是海外上市公司的最佳时间点,这将分享并助力中国经济发展。”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保民对导报记者说。
溢价17.6%
上述收购之举,呈现出高溢价。对此,创新工场CEO 李开复20日一早也不忘在微博中借此揶揄一下相关做空机构,“这么多私募愿意支持溢价也证明了分众的价值和当年浑水质疑的荒谬无理。”
据悉,与分众传媒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3.38美元/股的收盘价相比,收购溢价高达17.6%。
此前,分众曾宣布从方源资本、凯雷投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鼎晖投资和光大控股旗下子公司以及江南春及其附属公司那里收到私有化要约。有消息称,鼎晖原本要投资2亿美元,后来因担心投资回报率不够高,于本月初退出财团。多年前,鼎晖曾是分众传媒最重要的资本伙伴。上海复星目前替代了鼎晖的位置,前者是分众传媒第二大股东,持股仅次于江南春。
在刘保民看来,上市公司私有化并不单纯是因为估值低,可能是为了不会受到财报盈亏的束缚以及可以更激进地投入。
IPO 资料显示,分众传媒2005年7月登陆美国纳市,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并以1.72亿美元的募资额创造了当时的IPO 纪录,是纳斯达克中国上市公司龙头股。
“有的公司所在领域已经相对成熟,成长空间已经不大,但又可以持续获得现金流 ,这样的公司私有化后也可能选择作为私人公司运营下去。”刘保民说。
导报记者注意到,分众传媒在私有化后,仍将由该公司董事长兼CEO 江南春控股。与此同时,复星国际20日公告称,公司已就分众传媒私有化与Giovannaited等签订滚动协议。通过订立滚动协议,复星不仅得以锁定先前于二级市场投资分众传媒的利润,也可依赖私有化机会获得进一步潜在财务收益,并向本公司股东传递价值。
深圳投行界项目经理张臻说,如果企业没有融资需要,股价又严重低于大股东认为的合理值,就没必要应付高昂的上市成本和日益提高的监管要求。但是,私有化能否通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价格。如果有持股比例较高的机构股东不同意私有化价格,私有化难度就会大幅增加。 比如分众传媒的私有化,外部股东Eastspring就明确表示私有化价格应该从27美元提高至30美元以上。“此外,要约方合作财团的坚定支持,也是私有化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私有化过程中,一开始承诺参与的财团如果中途因为某些原因发生变化,也会让私有化过程增加许多变数。”张臻说。
另有市场人士认为,大量中资股近年惨遭美国研究机构唱衰及沽空,致股价及市场信心崩溃,分众传媒或受此影响而谋求退市。去年底,分众传媒曾成为混水创始人卡森-布洛克(CarsonBlock)的做空对象。在经历了打击后,公司股价曾大幅下滑,此后有所恢复。
山东企业纷纷“回归”
早在今年1月,普联软件就已推出退市计划,但进程一度缓慢。“目前公司退市正在进行中,不方便多谈。”10月份,普联软件董事长王虎曾对导报记者如此表示。20日,导报记者联系王虎未果,但该公司内部人士告诉导报记者,“公司已经退市成功了。”
随后,导报记者查询中概股交易详情发现,普联软件在纳市最后的交易日为11月9日。当日,其收盘价为4.15美元,仍远低于当初7美元的发行价。
事实上,作为济南首家登陆纳市的上市公司,王虎作出退出纳斯达克市场的决定,出乎很多人意料。
“从上市到打算退市的整个历程来看,很难说企业获得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只能说,这是企业应对发展所需作出的选择。”王虎说。对于公司私有化的过程,王虎也曾坦言,“美国市场要求的是公正、透明,政府本身可能并不干涉收购行为,但是相关规定要求收购过程在信息披露、相关申报上面都要详细、透明。”据透露,普联软件收购股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
张臻表示,作为中概股,如果股价长期低迷,会对公众股东造成不利;对于公司而言,基本丧失了再融资的功能,资本市场本来应有的作用也不再具备。同时,在如此低的股价下,要实施并购和扩张也基本不可能。
无独有偶。自去年来,在美上市的山东企业,在悄然“回归”过程中。只是,有的是主动退市,有的则是被动退市。
比如位于莱阳的江波制药,去年美SEC 曾对其可能存在的欺诈进行调查。2011年10月17日,被纳斯达克摘牌退市。导报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11日,美SEC 发布的行政诉讼文件称,将对江波制药提起诉讼,理由是其多次未能按时向SEC 提交财报。如果指控属实,江波制药甚至可能被彻底取消在美SEC的登记;位于潍坊的山东昱合,也在2011年被股东提起诉讼。同年8月2日,被纳斯达克摘牌退市,转至粉单市场交易(Pink).
中概股退市意愿渐强
如果分众传媒私有化完成,是继阿里巴巴、盛大网络之后,中概股的又一次涉资20亿美元以上的私有化,并且,这可能仅是一个开始。 据投资资讯网站SeekingAlpha透露,人人网和当当网可能会追随分众传媒私有化步伐,从而引发中概股退市潮。
事实上,受会计丑闻和一些负面调查报告的影响,许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其股价在过去两年里大幅缩水。
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有近300只。导报记者据i美股统计,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20日,美股市场共有45家中国公司提出过或者完成私有化。其中,已经顺利完成私有化的公司有17家,正在私有化过程中的公司有21家,另外有7家公司终止了私有化。
从这些案例来看,成功私有化案例的发起人一般持有较大股份,多数案例的要约方持股超过40%,并且背后都伴随着财团的有力支持。从私有化估值上看,多数案例都在1亿美元以上,只有国人通信和经纬国际的市值在1亿美元以下。不过,超过10亿美元的案例也很少。此番分众传媒的私有化,将是中概股最大的一个私有化案例。
资本是逐利的,在分众私有化交易的背后,PE的身影屡屡出现。对于西方私募基金如凯雷等来说,使在纽约上市的中国公司私有化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中国的方式,因为它们如果直接投资中国会遭遇当地投资基金的竞争。张臻认为,中概股企业一般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其发展前景较为可观。“众多PE瞄准中概股,应是看重这些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另一方面来讲,PE的积极加入,可能会大大促进中概股私有化浪潮的来临。”
刘保民则表示,美股市场低估值的公司私有化之后,通常的想法是在A 股或者港股重新上市,以获得一个更好的估值,或者是卖给其他公司抑或与其他公司进行合并,也有可能作为私人企业运营,同时加大新业务发展投入。华兴资本CEO 包凡对此也表示,分众传媒的退市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未来,香港有望成为中国公司的最佳上市地。
值得一提的是,因排队待上市企业众多,参与其中的PE资金若想以境内IPO 形式退出,短期内恐较难实现。因此,退出渠道不畅的风险 ,对于此番扎堆分众传媒的一众PE大佬们,将是一次考验。